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个人资料
博文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三》 在为维也纳大学绘制天顶画的时候,克林姆特和维也纳艺术圈建制派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他不满奥地利艺术学院的腐朽和守旧,窒息新兴现代主义艺术的生长。1896年底,当保守的学院院长费里克斯再次当选后,克林姆特退出艺术学院,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奥地利艺术家联合会,也就是如今为人熟知的维也纳分离派(Vienn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二》 1890年前后在环城路上竣工的还有艺术史博物馆。那里其实是一个博物馆群。自然史博物馆正向对应着艺术史博物馆,中间的广场上矗立着奥地利国母特蕾莎女皇的塑像。艺术史博物馆曾经是奥匈帝国的荣耀和骄傲,有着无比珍贵的藏品。除了众数古典大师的作品,我非常着迷那些精致绝伦的象牙雕刻。2003年的一次金像盗窃案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克林姆特篇之一》 到达维也纳机场的时候已是晚上。即使搭错了进城的地铁,仍感觉到维也纳地面交通的便利。下车再换线,没有几站就到了旅馆。整趟行程没用到三十分钟。旅馆就在老城的环城路上。自1858年起的三十多年里,奥地利皇帝弗兰兹·约瑟夫一世扩建城区,将中世纪的残墙推倒,改成这条林荫道,再在路的两边改建新建了维也纳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莱顿篇之三》 大概在1879年,一位名叫艾达的女子进入莱顿的生活。艾达中等身高,有着白皙的面庞和卷曲的金发。她出生贫苦,渴望着成为一名演员,平时只能做绘画模特。那天,二十岁的艾达身着黑衣,正要叩打一间画室的门。莱顿住在对过,恰好看见。艾达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最为理想的希腊古典主义的形象。莱顿忙着跑过去,介绍自己。艾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莱顿篇之二》 回国不久莱顿就加入艺术家步枪团。他以后还会晋升到指挥官的级别,直到1883年退役。莱顿一生中为是一位自愿战士而自豪。1864年,莱顿入选为皇家学院的联合会员。参选的作品中就有这幅《流亡中的但丁》。莱顿不太描绘这位佛罗伦萨的诗人。但丁只在《圣列的行进》中作为契马布埃的跟随出现过。这幅画是具有舞台戏剧效果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莱顿篇之一》 1965年的时候保罗·西蒙在伦敦发现了《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歌。于是他和加芬克尔略加改编,收入自己的专辑,并且引用在电影《毕业生》里。从此这首忧伤的英格兰中世纪情歌传遍全世界。如今海边的斯卡布罗还是一个不错的休闲度假的去处。1830年英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FredericLeighton)就出生在这里。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杂集篇之二》 拉斐尔前派自然离不开女性的参与。早期兄弟会的青年画家经常在街上店里找漂亮的女子(stunners:罗塞蒂发明了这个词)做模特,其中有安妮,丽兹和后来的珍,阿丽莎。她们都出生贫寒。丽兹和珍随后会接受美术训练,独立创作。艾芙琳·德·摩根(EvelyndeMorgan)生长在富裕的家庭。她从小热爱艺术,曾经写道,生命是短暂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杂集篇之一》 拉斐尔前派绘画的初始念头萌发于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三位青年人的心里。当时,他们还是皇家艺术学院的学生,不满于规范呆板的学院风格。事实上,学院派里还是有许多好的作品。他们的感知更多的是从学院教学里得来。1848年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七人结社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平常做法。兄弟会的艺术宗旨并不十分明晰,大致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沃特豪斯篇之三》 沃特豪斯在1896年完成了这幅《许拉斯和女仙们》。按罗马诗人奥维德的说法,英雄赫尔克里斯的随从许拉斯到池塘取水,遭遇宁芙女仙。俊美的许拉斯被女仙的诱惑坠入池中,消失在水里。拉斯金的绘画理念不太欢迎神话传说的主题,但这幅画依然可以归属于拉斐尔前派。沃特豪斯的七位女仙貌似少女,有凝脂般的臂膀。她们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灵魂的哀伤吟游·沃特豪斯篇之二》 我们不知道是何种缘由让沃特豪斯在他的绘画趋于完善时发生改变。他不再追随阿尔玛-塔德玛的风格,抛弃了历史题材,而转向文学题材。 他的这幅画于1888年的《夏洛特的女子》现在珍藏在泰特美术馆,是拉斐尔前派著名而典型的作品,甚至超过米莱斯的《奥菲莉亚》。绘画故事取自丁尼生以亚瑟王史诗为背景的长诗。一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