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亮和银狐狸

游走江湖,记录我思我想
个人资料
正文

《编织梦幻的人·米罗篇之一》

(2023-09-22 13:50:52) 下一个

《编织梦幻的人·米罗篇之一》

二十世纪的西班牙出了三位杰出的画家。伟大的毕加索无疑是个多面手。但他也承认不懂得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来绘画。达利被经常认为就是超现实主义本身。第三位西班牙画家是胡安·米罗(Joan Miro)。米罗自称是传统绘画的杀手。布列顿一度认为米罗是最具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但米罗可能不这样想。他的风格无法限定,游离在各种现代绘画派别定义之外。

在上海交大的时候,我曾凭着记忆,借用米罗的《投石击鸟》作晚会广告宣传画。这是米罗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构图简单。投小石子的人被简化成一只脚和一只眼的组合。小鸟除了鸟冠,头身全部几何符号化了。米罗继承野兽派的风格,用色大胆鲜艳。画作描写在海边沙滩上的一个小冲突。

米罗于1893年出生在巴塞罗那,和达利同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米罗从小喜爱绘画。但没有人认为他有这方面的天赋。父母送他上商业学校,不久因精神衰弱退学。从此米罗将他的一生付于他钟情的艺术。1912年米罗进入巴塞罗那的艺术学院学习。商业发达的巴塞罗那极为开放。米罗能了解到当代的绘画艺术。这幅1917年的《雷佛玛》城市风景画体现出塞尚的后印象派和勃拉克的立体主义的影响。但我不太欣赏他同期的立体主义化的人物绘画。1918年米罗在巴塞罗那的第一次个人画展非常失败。万般考量之后,米罗于1920年的冬天离开家乡,来到了当时世界的艺术圣地巴黎。

多年以后米罗回忆他这段漂泊在巴黎的日子。米罗搬进布洛梅街45号,和马松一家子做了邻居。马松的住家很闹很乱,米罗的地方却很静很整洁。本着成为画家的梦想,两人都在不停地绘画。也经常在一起讨论。马松喜欢德朗,米罗更偏向马蒂斯。但两个都崇敬基里科。为养家糊口,马松还在一个出版社做夜班。

出门行走靠地铁。米罗总看到地铁口的有趣的箭头标志和一群群的鸟。这些成了米罗以后绘画的主题。当时大家相互来往走动。米罗结识一帮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年轻人。毕加索也常来布洛梅街看顾米罗,给些帮助。感觉毕加索在巴黎艺术圈很有些水泊梁山里宋江的样子。马松出道早些,画商时常来他的地方看画。有时会顺带来米罗的画室。一次画商看完后一语不发。踏出门坎,米罗就听到画商对马松说,你的邻居脑袋瓜进水了。

米罗在布洛梅街的日子十分窘迫。一次阿尔普过来作客,只有些小萝卜用来招待。有时巴塞罗那家乡来人,带给一些香肠和食物。米罗经常整天吃不到东西,但还在不停地画。饥饿让他产生幻觉,幻觉给了他灵感。

《农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从巴塞罗那开始,米罗前前后后花了九个月时间来描绘家乡的景象。绘画带有浓厚的加泰罗尼亚文化色彩。景物的平面尽量地向观者倾斜。这是塞尚和后来的立体主义惯用的手法。因为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景物组合又体现出超意识的成分。只是作为超现实主义代言人的布列顿和艾吕雅看到这幅画之后没有表示出任何的兴趣。

但海明威被这幅画迷住了。海明威在意大利参加一战后回美国养伤。不久又重返欧洲,此时正在巴黎游荡。米罗在美国人的拳击俱乐部认识了海明威,成了朋友。海明威身无分文,就靠向朋友借钱,教授拳击攒钱将这幅画买下来。今天《农场》收藏在华盛顿的国家艺术画廊,被认为是米罗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而此时的米罗正在完全他绘画风格的全面转型。
--写于2017年7月28日 (图片来自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1

上,下篇都拜读了,长知识的好文!在巴黎看了毕加索的博物馆。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农场》这幅画色彩很美!谢谢好文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