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

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评论
博文
5.9传统中国历史反复再现的几个现象
官员腐败,权臣篡政,宦官干政,灾民造反,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社会无法根治的社会弊病,其背后都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的根源。中国传统社会一切与公众事物相关的一切社会权利都是围绕着最高权力展开,这个最高权力就是皇权。在中国传统社会,皇权是暴力的产物,或曰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其本质是暴力打天下,暴力治天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8暴力文化的表现与危害
暴力文化对社会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的进步危害是巨大的,也是中华文明落后及社会万恶之源。首先,暴力文化窒息了社会人文思想。在皇权至上的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仅对冒犯者处于极刑,甚至诛杀九族,对官员及社会大众,包括社会精英群体,随意施暴而不受任何法律制约。传统观念的‘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本质就是暴力文化习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4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与基层结构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自古就是以氏族或宗族与家庭做为社会基层组织机体与细胞,随着社会文化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由部族暴力征服兼并,版图扩大形成国家。国家的形成仅是部族版图的扩大与人口的增长,部族的兼并与扩增并不改变以宗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宗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农耕文明的必要基础与必然结果。这种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13儒家思想沦为专制统治工具儒家思想学说最终实质是为权力服务,受权力制约无法成为社会共同道德基准。在封建制瓦解之后,郡县替代了封建诸侯国,朝廷委派官员管理郡县,中国社会进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体制,社会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与文化思想都成为皇权统治的工具,儒家思想虽源于周王朝礼乐,其伦理道德核心却根植于中国农耕社会的氏族为社会纽带及家庭为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9儒家思想成为中华人文主流思想的原因
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长期扮演社会主流文化思想,对中华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应该与社会人文思想及物质生产相关联,其中也包含与此相适应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宗教思想。社会主流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社会变化相适应,具有稳定保守的的一面,又有变革求新引领社会的一面,社会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5巫文化与多神教
中华文化的宗教观是巫文化与多神教的混合。巫文化或巫术是一个所有人类文明由原始走向文明必然经历的社会历史时期及社会文化思想过程。巫文化的产生是由于人类思想还处于原始生态,知识贫乏,缺乏对自身与环境的理解,对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敬畏之心,认为有神灵的力量在操纵着大自然,从而主观臆想解释环境发生的一切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六四转眼30年也,喔,30年啊,五毛可长一毛,狗粮可增些许,都不容易。旧文再登,聊做念纪。******2017:又是一年,懒得说,翻出来应景,前人诗句有云: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成功人士,口气总那么霸道。各位看官,选自己喜欢的感觉,欢迎拍砖。******翻看两年前闲言有感:登高远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8最高權力背叛 蘇聯解體,最高權力機構放棄權力,放棄責任,國家崩潰。蘇聯改革失敗,最終走向解體,超乎世人預料,各種解釋紛至沓來。誠然,蘇聯改革起於意識形態思想僵化導致的經濟失敗,這是以僵化的思想意識為主導為基礎,而不是以事實以社會實際為主導為基礎的社會實踐,是完全脫離物質現實的社會實踐,其失敗是必然的。然而做為政治體制的解體,原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4.4思想僵化扼杀经济活动
集权与计划抹杀经济最基本的社会要素,即市场与自由,使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生产与消费脱节,企业失去自主权,经济活动失去方向。意识形态思想对私有制的天然敌意与压制,极大地抑制了社会个体的生产积极性。私有财产是人类生命自然属性的自然必然衍生,财产私有不仅是人类文明进化的标志,也人类物质生产与分工的必然结果与必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一章《理想中国》,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建设一个理想的中国,思想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基石,文明与文化的核心。中国的复兴不仅是文化大国科技大国,更是一个思想大国。然而思想是中华文化之短板,中华文明之痛,中华民族历史的周期性颠覆与近代之悲惨遭遇就是思想缺失之必然。实现工业化并站上世界舞台成为焦点,既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也是吸收消化西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