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了《女心理师》这本书,一是因为最近电视剧《女心理师》的上映,二是自己对心理学比较有兴趣。电视剧看了不到一集就弃剧了,感觉和原书比出入很大,那现代化的咨询中心和书里的普通民房,还有杨紫演的漂亮贺顿,和书里长相一般的贺顿,都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啊。以前只读过毕淑敏的散文,这是第一次读她的小说。这本书分上下两册,主要讲述了身世凄惨、命运[
阅读全文]
平生第一次写菜谱,实在是晓青和菲儿的美食活动太吸引人,我的这帮可爱的文学城网友又太热情:)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不是我的家乡菜。第一次吃这个菜,是来美国不久后的一个趴梯上,我的一个湖南朋友做的。那软滑香腻的口感,让我对它印象深刻,就开始跟我的朋友学做这个菜。再后来,嫁了一个爱吃肉的老公,又生了俩爱吃肉的娃,于是这个菜一跃而上成[
阅读全文]
-Netflix新片《TheLostDaughter》观后感
去年年底12月31号才Netflix推出了这部电影《TheLostDaughter》。之所以想看这部片,是因为OliviaColman这张脸这几年在银幕上实在是太熟悉了。从《Thefavorite》里让她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安妮女王,到《Thefather》里那个尽心尽力照顾父亲的女儿,她这几年可以说星途坦荡。她演的这个新片理论上应该也不可小觑。
《TheLostDaughter》改自意[
阅读全文]
过完新年后一直在家上班。不用上下班赶路,感觉空闲时间一下多出不少,也放松了不少。去办公室上班的日子,周日下午和晚上比较忙,因为要大体计划一下下一周的晚饭内容,肉拿出来化冻,切丝、片或块,卤肉或红烧甚至要提前烧好。在家上班就自由多了,随便爱吃啥就做啥:)。随便记录一下最近的几件琐事。一.大雪.火锅这场大雪,天气预报早就预测到了,大家都隐[
阅读全文]
难以想象仅仅是两年前,口罩是那么少见的一样东西。那时,没有新冠,没有德尔塔,没有奥米克戎,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回国,去国外旅行,探亲访友;可以随意在家开大大小小的趴梯,和朋友们去餐馆品尝美酒美食,去咖啡馆闲聊;可以随意去逛店,去夜市品尝各种小吃,去百老汇欣赏歌剧,去剧院看最新上映的电影,看节日壮观热闹的大游行…….曾经,认为那一[
阅读全文]
夫妻之间相处的模式各种各样,有相敬如宾的,有一方强势一方弱势的,有白头到老的,也有突然分道扬镳的。从小到大,看了那么多叔叔阿姨,老师师娘,同龄朋友及年轻朋友的夫妻,有时忍不住想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夫妻合适对方,可以慢慢一起变老?
小时候住在学校,很早就知道教文科的老师和教理科的老师气质是不一样的。教文科的老师比较文艺化,肚子里古[
阅读全文]
-电影《第一炉香》观后感年轻时特别迷恋张爱玲的小说,买了几大厚本的《张爱玲全集》作为收藏。觉得她真的是那种天才的作家。自己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对人性的刻画却如此一针见血又细致入微,同时文笔又如此出神入化,对于对话,心理、环境的描写精巧自然而又浑然一体,这种高超的功力,让人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模仿。《第一炉香》是由许鞍华执导,王安忆担[
阅读全文]
疫情开始后,才发现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每个人的紧张程度和处理方式都非常不同。
我有朋友,自去年3月疫情开始后,再也不见任何朋友,所有的购物都在网上,早早报名志愿做疫苗“小白鼠”-这一情况,一直到打了疫苗才稍微有所缓解,可他还是不愿意去参加任何人稍微多一点的聚会。
我有个罗马尼亚的同事,一直不肯打疫苗,因为他坚信他们[
阅读全文]
两年了,终于又到妹妹家过圣诞。上一次去她家,还是2019年的12月。我家娃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抱怨,快两年没去小姨家了。去年疫情严重没有疫苗的时候,跨州旅行都受到限制,检测、隔离样样不缺,能省的旅行都省了。今年我家16岁以上的都已经打完加强针,尽管Omicron仍然肆虐,戴着口罩跨州旅行已经不是问题。圣诞节的前一天,去城里接上父母,直奔妹妹家。妹妹是我家[
阅读全文]
往事如烟:家属院里的人生百态童年的种种欢乐,是在人生起点处,没有经历风吹雨打前的那种纯粹的欢乐。对什么事都感到新鲜好奇,对前途充满憧憬和期待,小小的脑袋里,实在装不下多少苦涩、沉重和无奈的东西。但生活永远在滚滚向前,不会为谁的童年停留半步。在未来的岁月里,家属院里每一家都在命运的起起伏伏中,经历着各自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虽然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