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pika

旅居美国的所见所闻所感
个人资料
laopik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06-02 18:29:21)

6月1日零点,上海终于解封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虽不长,但这本该享受春光无限的日子,却让上海人尝尽了百感交集。零点刚过,灯火通明的外滩人潮涌现,上海跨江桥隧路障正式被拆除,封闭两月之久的上海,终于开始走向复苏。上海人喜欢轧闹猛,大量的人流和车往外滩去,南北高架和延安高架出现堵车。早高峰期间,作为上海最繁忙的两条高架,同时开始堵车,说明上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6)
(2022-05-30 20:14:56)

在国务院召开的十万人大会后,随着上海每天新增病例的不断下降(昨天已降到9+22),官方宣布从6月1号起,上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除中高风险地区和封控区、管控区外),即所有防范区里,居委会、物业等不得再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区的居民出入。与此同时,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全网恢复基本运行;机动车也恢复通行(包括出租车、网约车、私家车,但中高风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0)
(2022-05-27 18:12:08)

先请诸位朋友猜猜这照片拍的长长队伍是什么情况?听音乐会?看比赛?打疫苗?做核酸?答案都不是。那是巴尔的摩市某高中的进校安检门,学生每天早晨得在门口排长队,排半小时才能进去。?前几天,德州一所小学发生枪击事件,导致包括19名儿童在内的21人死亡,凶手是一名18岁的高中生,已被警方当场击毙。这是自2012年康州SandyHook小学校园枪击案以来,美国小学发生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6)
(2022-05-24 19:17:52)
昨天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一篇报道,令人泪奔!上海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向记者倾诉了悲痛心情,她65岁的母亲因新冠肺炎在医院去世。在上海三月封控前,她带着两孩子去了安徽婆家躲避疫情,没想到与母亲一别竟然成了永别!因患精神病一直住院的妈妈撒手而去,她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她感到非常难过,觉得很对不起妈妈,因为妈妈走的时候是孤身一人。妈妈去世后的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6)
(2022-05-21 18:55:33)

前几天我写了篇博文《上海有望解封了?》,里面提到根据官宣,上海解封三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是从5月16日至24日适当开放,低风险的区域逐步恢复交通,三区管控向常态化管理过渡。如今好几天过去了,上海正朝着逐步恢复正常生活的目标前进,大部分被列为防范区的居民开始有限制的外出购物,即每户每天可以有一人持出门证去附近超市购物(有时间限制和消费总额限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4)
(2022-05-18 18:10:29)

前天晚上,我投资多年的上海B股市场中的退市绿庭B股(900919)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就暴跌了77%,我在午市收盘前,忍痛以0.016美分割肉出局,最后收盘价为0.02美分。过去叫*ST绿庭B股的公司为什么会退市呢?原来在5月9日,公司收到上海证交所《关于上海绿庭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证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6)
(2022-05-15 17:11:16)

近几天,经过连续多日的“静默”管理,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似乎逐步趋好,今天新增病例已降到958(89+869),根据政府公开的信息:本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届时将实施有序放开。关于有序放开的时间表,网上有传出以下信息:初定分三阶段恢复,第一阶段5月16日至24日适当开放,低风险的区域逐步恢复交通,大部分非中心城区私家车可上路。三区管控向常态化管理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4)
(2022-05-12 18:26:02)
去年底我曾经写了篇博文,谈到我参加英语沙龙时,一位华人同学karen建议我在决定是否接种第三针前,先去测一下自己是否有抗体,她也是听她做医生的闺蜜说的。我觉得此话也很有道理,所以一直没去打第三针。直到前天我和太太去家庭医生那做年度体检时,我才跟王医生说我想测个covid抗体,以决定是否去打第三针,结果他的一番言论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王医生是位健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上星期我写了一篇“闲话上海疫情”的博文,里面谈到了坊间传说:上海将在完成动态清零的基本面上,实现精准防控,开启社区居家隔离的模式,然而事实的走向却正好相反,为了贯彻中央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上海立下了落实疫情防控的军令状,全力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加快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具体说来就是一人阳性,全楼所有人不管阴性阳性都拉出去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8)
(2022-05-06 19:33:20)
上星期六晚上的英语沙龙,轮到韩国康女士主持,她选择的topic是“Whatmakesagoodlife?”。这是个非常有趣的视频,里面展现了我从未听到过的信息,这项由哈佛大学主导的“成人发展”研究,始于1938年,且一直持续到现在,总共花费超过两千万美元,在75年时间里,跟踪了724个人的一生,年复一年,了解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如今已交接到第四任主持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4)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