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灵操练之三:通过欣赏神的创造与神独处
一、独处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独处是刻意地从人的互动中退隐,安静在神的面前。这是一种主动和刻意的选择,要靠着圣灵跟神亲近,以至于把自己从人和俗世的缠累中释放出来。
地上所有的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都需要花时间,用心地经营。我们与神的关系,更是如此。神希望和祂的儿女建立个人化[
阅读全文]
我认识的Linda姐妹-在Linda姐妹追思礼拜上的发言受托在Linda姊妹的追思礼拜上来说些劝慰的话。我诚惶诚恐。主要的原因,是我并不认识她。但我作为神的仆人,又觉得责无旁贷——我教导别人与哀哭的人同哭,自己怎能不身体力行?感谢主,因为商讨追思礼拜的事,有机会跟Linda姊妹的家人交谈,也跟认识她的朋友交谈,逐渐地,我概略地了解了她的生平,对她的敬佩之[
阅读全文]
给我亲爱弟弟的一封信
2011年暑假期间,我在国内带领的退修会《父母营》里,特别邀请了我的父亲和弟弟作为嘉宾参加。父子三人异地重聚,流下了不少的眼泪,神使用这个营会深深地医治和更新了我们彼此的关系,我的弟弟还决志信主(父亲十几年前就接受了耶稣为他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倦鸟归巢,迷羊知返,浪子回家,我欢呼雀跃,相信天使们也跟我一起庆贺![
阅读全文]
《癌症路上的得胜者》后续Jane是一位癌症患者,与癌症抗争九年。打从她2006年一搬来休斯顿我就认识她和她的家人了,五年间,我经常探访她和她的先生,并一起祷告,直到2011年Jane因癌症不治,安息主怀。Jane是一位相信耶稣,相信永生的人,她的安息礼拜在我们教会举办。在安息礼拜上,家属请我以牧师的身份说些劝慰的话,我义不容辞,《癌症路上的得胜者》就是我当时[
阅读全文]
癌症路上的得胜者
-在Jane姊妹安息礼拜上的短讲2011年6月
作为一位牧师,作为一个传讲神话语的人,我像很多的同行一样,深愿自己能讲出振聋发聩的生命信息。这几天,越来越发现,其实Jane姊妹短暂的一生,就是一篇十分感人的讲章,铿锵有力,荡气回肠,发人深省。她用出人意外的方式,传讲一个信息:“我不是一个受害者,而是一个得胜者,Iamnotavictim,butavictor.&r[
阅读全文]

从印度教修习者,到坚定的传道人
/王志勇(91级法律系)
我在1996年4月心里相信、口里承认耶稣基督是主,归信又真又活的上帝,这完完全全是因为上帝白白的恩典。
01宗教意识的觉醒
我于196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我出生之前,从未见过面的姥姥、哥哥都已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期间饿死;我出生之后,饥荒已经结[
阅读全文]

深入我灵魂的北大情、基督恩
/郑燕珂(92级化学系)
我与燕园的缘分始于父辈。
我的父母都是福建一个小县城的农家子弟,父亲于1959年考入北大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母亲后来也有机会调来北大附中教书。所以我生在北大的校医院,长在北大的幼儿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直到1992年保送进入北大化学系。
燕园于我深入骨髓,甚至刻在我的名字里。[
阅读全文]

我的幻灭与新生
/陈祖幸(90级地球物理系)
1966年6月,我出生于中国大陆湘北一个美丽但贫穷的小山村。我很小就会唱《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唱的时候,我常常热血沸腾,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好像自己真是命运的主人一样。
中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个叫陶行知的当代教育家勉励学生的一[
阅读全文]

在理性的追问和生命的苦难中走向信仰
/王新生(92级化学系)
01你见过天堂吗?
北大92级化学系的同学一直有传福音的传统:张中桥、蒋春晖(还有93级的沈宏),传福音给孔敬;孔敬传福音给何宁;张锦峰传福音给何欢;葛瑛传福音给冯裕果。冯裕果是第一个把福音传给我的人。
记得在离开北大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冯裕果把我叫到她的宿舍里,递给我一[
阅读全文]

幸福,在叩门之后
/陈和平(85级无线电系)
01前言
一个人对幸福的感知,我认为大概有三种情形:一是遇到痛苦、困难与挑战时,总能有依靠的力量与正确的出路;二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得到了成就与满足;三是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后,却依然有感动、成长与奉献的快乐。
第一种幸福,我称之为脱离苦难的幸福;第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