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永远不能忘记刘达
阮耀钟(5802)
刘达在第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
刘达到田间地头看望科大同学
刘达(1911-1994),1963年5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科大)党委书记。黑龙江肇源人,著名教育家。1935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6年,哈尔滨解放,任第一任市长。1948年受命创办东北[
阅读全文]

第21期
【导读】
1979年拿到科大录取通知书时的感觉,也许和现在人们的感受很不相同。那时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尤其来自科大这类学校,意味着人生走上了一条前景光明的希望之路,家人为你而自豪,并且这份自豪不随岁月而逝去。虽时隔近四十年,作者在描述这段情景的时候仍记忆犹新,激动之情跃然纸上。科大理实交融的精神,伴随着容师兄在学习和工作上始终[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万里途中的感悟
第20期:原创赵字空804
【导读】
相信很多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的到来对世界意味着什么?我将要如何度过我的人生?这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会激发一个人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社会,从而建立自己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人心灵守护的信念,可以让他/她有一个乐此不疲的追求以及废寝忘食地实现这个信念[
阅读全文]

第19期|周炳和6562【导读】1965年是文革爆发的前一年,同年入学的大学生注定不能享受一张平静的书桌。这些科大学子当年有"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精神风貌,不把北大清华作为首选,婉拒热门军校,而唯独钟情于科大。可他们入学后不到一年就遭遇文革浩劫。与当时许多青年们一样,他们经历了从轻信和狂热、到迷茫和彷徨、最终彻底认识到受骗的痛苦[
阅读全文]

第18期
【导读】
今天,研究生可能是个比较普通的身份。但在教育拨乱反正的八十年代初,研宄生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八十年代初,全国大学生录取率极低,整个科大的本科生人数仅2000多人;而到了2006年,科大的博士生就超过1800人。那时,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研究生更是凤毛麟角,是许多学子心目中的神圣理想,是诗和远方。
当年的研究生导师资格也异常严格,[
阅读全文]

第17期|蔡建文799
我的科大情怀
我于一九七九年中学毕业,同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当时国内最开放的广州市抵达合肥时,发现生活习惯、地域文化都有巨大差异,我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我在中学时的强项一直是物理和数学,之前对机械工程没什么接触,因此也没有兴趣,却被分配到刚成立的精密机械系,失望之情可想而知。当时的大学还不允[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第15期|李锋812
今年是科大建校六十周年大庆。校友群里有人邀请校友们每人写一个留在自己记忆中的科大瞬间。
我在科大度过的五年,有过很多难忘的人、难忘的事和很多影响了我一生的经历,比如打桥牌、换“子弹”(鸡蛋)、吹口琴、“考卡”(CUSPEA)、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第一次编程、每天下课飞奔到二食堂去打饭、整个宿舍一起翘课同[
阅读全文]

第16期|董立民7754
《科大瞬间》为母校60周年校庆向全球校友征稿,我们7754班藏龙卧虎,文笔好的不胜枚举,本来轮不到我,不过我先带个头,拋砖引玉。
图书馆充当寝室
话说当年考上科大77级,入校时已是78年3月8号了,三八妇女节,于是乎我们班男生成家立业之后大都有点阴盛阳衰,皆因开学日子不对,这是后话。
入校时学生宿舍还未完工,学校就临时把图书[
阅读全文]

第十四期原创:程富华642,2018-07-21
霍金访问科大的一些趣事
天才的霍金教授,于2018年3月14日永远离开我们了。回想33年前他访问科大(也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特写下如下的回忆,展现他名人光环外有趣的一面。
霍金访问科大时的校报
霍金一行包括科学秘书卡尔、翻译(研究生,他能把霍金语翻成英语)、男医生以及女护士共五人,他们于1985年4月[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世界杯特刊:捍卫6系足球辉煌一我的科大足球生涯
第十三期钟达航796
今年9月是母校中国科大的60华诞,在我心中她永远是中国自己建立的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我在科大的5年正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芳华岁月,回忆起来,去过逍遥津公园一次;也在图书馆抢过座位;曾加入艺术团组建的合唱队;还经常从153楼“检阅”打水经过的“队伍”;心中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