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国读书的日子是挺开心的,每天都接触到新的东西,从不同的视野观察世界,最有趣的,就是学习怎么把纷繁复杂的知识点融会贯通,然后天马行空地去尝试新的方向,新的思路,去解决那些困难的挑战和前人没有踏足的领域。
但是,书总有读完的时候。转眼答辩毕业了,也开始自己带学生,建实验室。我记得毕业工作的那一年,买了家里第一辆新车,非常得意,一到[
阅读全文]

自从童年时的那次脱险经历之后,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从幼儿园到了小学,又从小学升到了初中。初一那年的暑假,我们全家去黄山旅游。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徐霞客游记里的名句。不过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黄山并没有太大的名气,去那儿旅游的人也不算多。当时去黄山,我记得先要坐渡轮过一个叫做太平湖的湖泊。那湖水碧蓝碧蓝的,[
阅读全文]

烈日炎炎,正是三伏盛夏。园子里的草都枯黄了,感觉划一根火柴就能全燃起来。凉爽的空调房里,我坐在躺椅上,喝着冰镇啤酒,听着罗大佑的歌,悠闲地望着窗外,看那几只不知疲倦的小松鼠,在核桃树的枝叶间追逐。人生惬意,莫过如此。
音响里正传来了一曲《光阴的故事》,其中一句“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让我不经意间想起了一些从前[
阅读全文]

曾经有朋友问到我佛法和概率的问题。佛法是个关乎信仰的问题,信则灵,不信则无,不讲逻辑的。有兴趣的同学,不用多说,他还是会去探索;没兴趣的,像我女儿这样的小小无神论者,我讲得再多,也是徒劳。有针对性的是像我老婆这样的,又信基督教,又拜菩萨,跟她讲佛法,效果极好。不过不管我对她说什么,都是效果极好的,这里按下不表。
概率就不一样了。[
阅读全文]

我年轻的时候是个武侠迷,花了巨多课外和课内的时间读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看的武侠小说多了,自然就有了些思考。比如说,在遭遇不公的时候,是不是该走极端,杀人泄愤?或是在感觉走投无路的时候,可不可以以武犯禁,血溅五步?当然,这些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会经常遭遇到的情形;但是,这世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儿,不经常发生的事情,不代表它[
阅读全文]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泡过茶楼。我非常喜欢茶楼的氛围,为什么呢?因为在那里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高雅的,低俗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大家都在一起,你聊你的,我聊我的,互不干扰。
您说他们互相之间会不会瞧不起?很有可能!我们又不是圣人,劣根性总是有的。但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能相安无事;一些有闲的朋友,甚至天天泡在里面,乐此不疲。为什么[
阅读全文]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在下,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认为我们是根红苗正的中华后裔。但是,如果我们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华人士,那该怎么办?或者说,我们引以为骄傲的中华文明,其实是由其它更古老的文明所迁徙过来的,又该怎么办?
中国指的是“居天下之中”,这是和所谓四夷相对的。如果真有可能,连我们的老祖宗都是由外[
阅读全文]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格调不可谓不高远,意境不可谓不深邃。但是,做为一个合格的理工男,再好的东西也还是要提一些问题的。大家别误会,我可不是什么杠精,这只不过是打小就养成的格物致知的良好习惯。
举个例子,老婆喊我去洗碗,我一般都会习惯性地问上一句“为什么?”唉,这[
阅读全文]

一九八九年的天安门广场:一个亲历者的回忆
(一)民主女神像
平等性
八九年的那次经历直接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几次想动笔回顾一番,又总是不忍心。一晃眼到现在已经知了天命,生生死死的场面也见得多了,我想应该是时候了。
其实各种各样的关于六四的回忆和反思挺多的,正的,反的,支持的,谴责的,林林总总。我是学佛的,讲求的是修心,每[
阅读全文]

曾经有位网友问了我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开悟到底是为了求什么?是永生?是无烦恼?还是别的什么?我答应了他要写一篇详细说说。既然说了,当然就要做到。不过呢,因为这只是我个人非常片面的看法,而我是个佛家弟子,难免会有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带进来。希望有被冒犯的网友,多多海涵。您如果认为我所说的荒谬之极,哈哈一笑,那我就非常欣慰。上网聊天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