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里沟的繁荣景象虽然只维持了短短十七年,可以说是烈火烹油、昙花一现,但坎里沟的故事却几天几夜也道不尽讲不完。当年城中留言板上的一些便条今天读起来颇有意思:
“启事:老婆和我的好朋友还有我家的狗一起私奔了。如有人看到他们,请把狗送还。——孤独之人”;
“有谁看见我的银马鞍(账还没还清呢),请告诉警长——皮革店的赵[
阅读全文]
坎里沟矿山出产的所有银矿,首先通过驴车、骡车、马车(当时主要是骡车,曾经有过由两个人指挥驾驭二十匹骡子同时拉两辆矿石车和一辆水车的情况,那场景一定非常壮观。)运送到附近的火车站,然后再运送到千里之外的北加州旧金山,经过提炼加工,最后将其制造成银币在社会上流通。据报道,1881年至1907年间,坎里沟一共出产了价值大约八千六百万美元的银矿和四千[
阅读全文]
坎里沟也是多灾多难,前前后后一共经历过四次值得关注的火灾。这四场火的具体时间如下:
1883年6月10日(十七栋建筑被焚毁);
1884年12月3日(一名矿工的小屋被焚毁,矿工也在火灾中丧生);
1887年9月4日(二十五栋居民住宅和商业建筑被焚毁,经济损失估计$75,000);
2001年7月24日(共烧毁五栋建筑,经济损失估计一百万美元,后来全部重新修建。对比一百年前的[
阅读全文]

到尔信把信送到比斯马克矿山后,当天在那里过夜,晚上矿工们会给到尔信很多好吃的零食以表示感谢,第二天到尔信把矿工们要发出去的信件带回到坎里沟。《坎里沟月报》于1885年5月10日最早刊登了有关一只狗帮着送邮件的文章,文章中提到“邮政犬杰克”,1886年其他报纸引述时改成“邮政犬到尔信”。到尔信的消息很快传遍全美国,各个报纸争前恐后报道有[
阅读全文]
坎里沟学堂(CalicoSchoolHouse)位于坎里沟主街最北端,学生大多是商铺主人和其他矿主的儿女们,多数矿工没有家属。当时教师的工资大约是每个月七十至一百一十美元,而银矿工人的日薪是三美元。1882年至1884年,坎里沟和周边矿区的学生就是在这所学堂学习阅读、写作和算术(3R's),当时学堂提供食宿。1884年当地发行$3,000债券购买土地,重新建了一所新学堂,之后学堂[
阅读全文]
马当山风送子安,
滕王阁宴赋名篇。
少年英才天公妒,
不教白头留人间。
[
阅读全文]
Dreams
ByLangstonHughes
Holdfasttodreams
Forifdreamsdie
Lifeisabroken-wingedbird
Thatcannotfly.
Holdfasttodreams
Forwhendreamsgo
Lifeisabarrenfield
Frozenwithsnow.
《梦想》
切记抓牢梦想
梦想一旦死亡
生命如鸟断翼
岂能腾空飞翔
切记梦想牢抓
梦想一旦抛下
生命如雪覆盖
冰冻蛮荒之野
[
阅读全文]
这里曾经住着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她的名字叫露茜(LucyBellKingLane,1875-1967),她是坎里沟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民,被誉为“坎里沟皇后”,在此居住了将近67年。她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热情好客,而且能绘声绘色地给人们讲坎里沟银矿上发生的一些故事(我估计是英文中所说的OldWives'Tales,大致相当于中文的“趣闻轶事”)。她不但已经成为坎里沟历史[
阅读全文]
BecauseIcouldnotstopforDeath
ByEmilyDickinson
BecauseIcouldnotstopforDeath–
Hekindlystoppedforme–
TheCarriageheldbutjustOurselves–
AndImmortality.
Weslowlydrove–Heknewnohaste
AndIhadputaway
Mylaborandmyleisuretoo,
ForHisCivility–
WepassedtheSchool,whereChildrenstrove
...[
阅读全文]
临近坎里沟鬼城区域公园门口,首先看到的是道路右侧一排排分别由两根楔入地面木桩子架起的横木条,第一根木条上书“WelcometoCalicoGhostTownStayandPlay”(欢迎光临坎里沟鬼城,请您留下来游玩),接下来的木条上分别写着“TOWNOPENFROM9AMto5PM”(鬼城开放时间:朝九晚五)、“Takeahistorictour”(来一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旅行)和“EXPERIENCEANOLDWESTADVENTURE&rdquo[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