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影梅庵忆语》白话译文1D

(2025-07-26 13:21:55) 下一个

原文:才抵海陵,旋就试、至六月抵家。荆人对余曰:“姬令其父力已过江来,姬返吴门,茹素不出,惟翘首听金陵偕行之约。闻言心异,以十金遣其父去曰:“我已怜其意而许之、但令静俟毕场事后,无不可耳。”余感荆人相成相许之雅,遂不践走使迎姬之约.竞赴金陵、俟场后报姬。金桂月三下之辰,余方出闱,姬猝到叶寓馆。盖望余耗不至,孤身挈一妪,买舟自吴门江行。遇盗,舟匿芦苇中,舵损不可行,炊烟遂断三日。初入抵三山门,只恐扰余首场文思,复迟二日始入。姬见余虽甚喜,细述别后百日茹素杜门与江行风波盗贼惊魂状,则声色俱凄,求归愈固,是魏塘、去间、闽、豫诸同社,无不高姬之识,悯姬之诚,咸为赋诗作画以坚之。

译文:我抵达海陵马上参加乡试,六月回家。妻子对我说:“小宛让她父亲来了,她从返苏州后,吃斋闭门不出,只在家翘首以待,静候你带她赴南京同行之约。”我听后心感惊奇,给她父亲送了十两银子请他回去,并对他说:“我已经怜惜她对我的情意且对她做了承诺,只要她静静等候,等南京考试过后,她让我干什么都行。”我感谢妻子成全许可的雅量,于是没有践行当时迎接小宛共赴南京的约定,我独自去了南京赴考,想考完后再告诉她。八月初三的早上,我刚考试出来,小宛忽然到了桃叶寓馆。她一直等不到的消息,于是只身带了一老妇人,雇了一只船从苏州沿着长江赴南京。途中遇到劫匪,船藏在芦苇中,船舵坏了无法前行,三天没有饮食。刚到达三山门时,她害怕打扰我考试,就在外面候着,两天后才进来。她初见着我虽然很高兴,然而叙述起分别后一百天她吃斋闭门不出,这一路上的风浪盗贼惊扰犹惊恐万状,声色凄然,想和我一起回家的心更加坚定。同行来自浙江、江苏、福建和河南各方科举士子,无不佩服她的胆识感慨她的深情,都为她赋诗作画。

场事既毕,余妄意必第,自谓此后当料理姬事,以报其志。讵十七日,忽传家君舟抵江干,盖不赴宝庆之调自楚休致矣。时足二载违养,冒兵火生还,喜出望外,遂不及为姬谋去留,竟从龙潭尾家君舟抵銮江。家君问余文。谓余必第,复留之銮江候榜。姬从桃叶寓馆仍发舟追余、燕子矾阻风,几复罹不测,重盘桓銮江舟中。七日,乃榜发,余中副车,穷日夜力归里门,而姬痛哭相随,不肯返,且细悉姬吴门诸事。非一手足力所能了。责逋者见其远来,益多奢望,众口狺狺。且严亲速归,余复下第意阻,万难即诣。舟抵郭外朴巢,遂冷面铁心,与姬决别,仍令姬返吴门,以厌责逋者之意,而后事可为也。

考试完后,我妄想着一定会考中,自己琢磨着从此可以料理小宛的事,以报答她的意愿。不料十七天后,忽然听说父亲的船到了江岸,他没有赴宝庆的调令,从楚地到了这里。我有两年没有孝敬父亲,他冒着战火回来,真地让我喜出望外,于是来不及为小宛谋划去留之事,自己从龙潭跟随父亲的船到了銮江。父亲问我考试的文章,我答后父亲也说必中,于是我就留在銮江等候出榜。小宛又从桃叶寓馆坐船来追随我,在燕子矾遇到风浪,几次差点遇难,在銮江船中盘恒等候我。七日后发榜,我只中了预备生,我日夜兼程回家,小宛则痛哭相随,不肯回去,我知道她在苏州的一切事务,我一个人无能为力。那些要债的人见我远到而来,反而增加其债,越索越高,气势汹汹。父亲又要很快回家,我考试又不中意,这么多困难积在一起实在难以处理她的事。我们的船到了家乡朴巢,我便冷起脸面,让她离开,与她诀别,让她先回苏州去和那些索债的人理论,后事才可以处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