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学生讲到“骄傲”这个词,说起来一件往事。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去开家长会,老师讲起我被表扬的时候就会喜形于色,大概老师是担心如此会容易骄傲吧。为了突出我的“缺点”,还特意拿出另一个同学对比,说彼君对表扬和批评都是处之淡然。遗憾的是,妈妈并没有足够的智慧把此话怼回去,对于孩子此乃天性云云。也大约是同意老师的说法,把此[
阅读全文]
昨天朋友发来一个视频,是一对新人在通过网络举行婚礼。在日本,有稳定工作的职员在家工作,学生们在网络课堂上课,除了不能外出,大家似乎很适应了。而且,还省了很多交际费用和外出用度。最近,云饮宴,云卡拉OK,云电影等层出不穷。不能见面也并不妨碍大家继续以往的生活模式。不能不说又是一大创举。前几天有人问我,对此次疫情发生的人际关系变化,有何预[
阅读全文]
上个礼拜,踏踏实实地宅了一个星期。
东京天气也不好,三天阴两天雨的,昨天大礼拜,终于见到了蓝天白云。去外面散心的人眼见着多起来。各个自治体(日本最小的组织,相当于街道吧)马上组织巡逻队提醒带孩子的家长注意安全距离和自我防护。
上了几次网课。
现在既是先生也是学生。
突然开始新的学习有点儿忙乱。为了突发的五十肩,每天不是八段锦就是[
阅读全文]

左肩在去年就不舒服了一阵子。做做瑜伽有了很大缓解,也就不再在意。
从上个月起,突然不能给自己挠痒痒了。小小吃了一惊。这半年又是孩子考学又是疫情,估计是顾不上伸展身体所致。
活动了2,3个星期,左肩的疼痛越来越严重,已经串到了整个上臂。晚上不能侧身,胳膊举不过肩,就更别说往后绕的动作了。
需要外科医生的诊断决定宅家的运动宗旨,权衡再三[
阅读全文]

樱花还在。廊檐儿下托儿所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过,不知道这是要到哪里去。
一进门,满眼就是这令人精神振奋的景象!即使旁边大部分店铺歇业情绪也丝毫没受任何影响。呵呵,我对生活的要求也就这么点。
价格也没有涨。踏踏实实地买完菜再来拿这大包吧。
中国人讲究春天多吃发芽的菜蔬。这个小小的壮实的芽儿,从未见过。看说明适合做天妇罗或者腌菜,买[
阅读全文]
高考失败的复读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
浪人一词,在江户时代是指失去主君的武士。有的是因为战争,有的是被主君除籍。
复读生被称为浪人,有点不合适。因为虽然不再隶属于某高中,但大多数孩子会去专门的复读学校—“预备校”。社会上依旧承认是学生,可以打学生月票。
女儿决定复读,快一个月了。由于COVID-19,“预备校”到5月初[
阅读全文]
日本新年度,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
新学年,新工作,转职,升迁......今天日本新年度又开始了。大家在满城樱花丛中奔赴自己的新世界。
今年有点儿不同。
从小学到大学,开学日期都后延了。毕业生的毕业仪式草草了之,新生的开学仪式干脆取消,新入公司职员的欢迎仪式也大多缩水了。
老公每年这时候送旧迎新,甚是忙活。今年因为都改为送纪念品,所以一应[
阅读全文]

早上的新闻。70岁的志村(Shimurakenn)先生,昨天晚上因COVID-19去世。从23号检查出阳性到去世仅仅6天。而且从上呼吸机麻醉之后,就没再恢复意识。这是位喜剧大师,在日本无人不知。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一不被他的作品吸引。有些已经深入民间,成为一种习惯。如果有人学他的手势而你却毫无反应,毫无疑问你就是老冒。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他有点像赵本山,但是和赵[
阅读全文]

日本人非常在意周围眼光。
首脑发出“自肃”请求,大家马上会意。自去做宅家准备。
虽是周末,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这个周末本来是赏樱的绝佳时间,仿佛是配合自我隔离的请求,东京突降大雪,在这春分之后。
明天再出门的时候,恐怕就只能满眼落樱了。
樱花花期之短,使得她的美不圆满。缺憾留在赏花人心中,等她来年再开。
谁又在意樱花年年开[
阅读全文]

昨晚小池知事发出警告。并恳请大众周末尽量避免外出。周末约了朋友吃酒,问她要不要改期,似乎也不是多在意。日本朋友,态度淡然的确实很多。也许这个民族已经习惯的了各种灾难而不自觉中有了临危不惧的素质。即使十年前那场大地震,也没让日本人乱了方寸。该排队排队,没发生哄抢。中午,邻近的公园中见到的是这种风景。生活总得过下去。在焦虑中戒备每一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