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观看视频的时候,我的心猛然一抽,咖啡杯里的瓷勺掉在地上。咣铛一声,如我的心一般破碎。视频发生在加拿大温哥华三个不同的地区,而且在一个星期内。视频1:本拿比,一位白人女子被拍到在ShoppersDrugMart指骂多位亚裔员工,叫嚣“在加拿大要说英语!你无礼、粗鲁,去其他地方。”她还不顾自己年幼孩子跟在旁边,仍然破口大骂在场店员“白痴”。视频2:[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c6/03/cc/9595b0419236ukrn8WhJ.jpg)
金秋十月,黄叶遍地,碧云连天,温哥华最佳旅游季节。
有客自远方来,她是和我从小在上海一起长大的闺蜜。甫出机场,闺蜜就和我兴奋地聊起她的行程,在温哥华除了游览众所周知的斯坦利公园、女皇公园外,还包括唐人街的“上海巷”。
我理解闺蜜心中浓厚的“上海情结”。无论是生于斯、长于斯,亦或是后来到上海学习、工作的新上海人,对魔都均[
阅读全文]
1.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接到父亲的急电星夜兼程赶回故国,此行的目的既庄严又肃穆。
清冷的季风吹皱了外滩的一江春水,也掀去了上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片落叶。铛铛铛,中国农历新年的钟声刚敲过,也为一位世纪老人鸣响了丧钟。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出国四年后,和祖母的最后一次晤面竟会是在这里------上海龙华殡仪馆。我的父母兄长,以及睽违已久[
阅读全文]
多少次在地图上搜寻它的名字,却了无痕迹;多少次问询从附近省份出来的人,也都摇头叹息。但有关太平山的回忆,却久久积淀于我大脑深处的隐秘一角。夜阑人静,寂寞无眠时分,每当脑海里回想起童年这支歌,心灵之手就会轻轻撩拨太平山这根弦,勾起我对往事的思念与忧伤。那一年,母亲带着我和哥哥从上海到黑龙江。火车车厢里,挤满了大包小包支边的上海知青。到[
阅读全文]
哗啦啦,雨点般的掌声响起。
身着艳丽印度莎丽服的女主角顺着长长的红地毯,彩云飘飘一般轻盈地踏上舞台。小剧场布置得富丽堂皇荧光四射,自上而下的舞台灯光和自下而上的观众眼光都聚焦在女主角身上。
达鲁瓦娜今天比平日更加漂亮动人,她明眸忽闪,皓齿轻启,道出清脆的开场白,"热烈欢迎各位来宾专程来欣赏电影,为我捧场!这是我久久盼望的[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ff/13/69/197866851459zNC1bpVV.jpg)
这是一面高十米、宽十三米的土褐色大墙,座落在温哥华唐人街华埠广场一隅。作为北美第二大唐人街,这里记录了华侨海外奋斗的百年历史,承载了华人社会跌荡起伏的风云变幻。作为忠实的旁观者,大墙静立无言,却厚重有声,见证和诉说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旅游季节,常常有旅行大巴停靠在这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风雨兼程,经历了长途跋涉疲劳至极,到商场[
阅读全文]
自去年11月底,在文学城开辟专栏以来,两个月不到,我已发表了20篇文章。其中有以前写就的,但大部分是近半年的新作。读者阅读量超13万人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预料之外。
作为初次开博者,肯定和许多初次开博者一样享有共同的经历,执笔时,兴之所致,酣畅淋漓,写完后,又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在雪地里搭了一个大雪人,又在暗处悄悄躲起来,再偷眼瞄一[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b7/98/ef/3bfbdd604654uJD73cJC.jpg)
《屈子行吟》,铸铜,60厘米×15厘米×30厘米,1984年,树人雕塑,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
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尊屈原雕像面容枯槁,形销骨立。汨罗江边,詩人边吟边唱,怀忧苦毒,愁思沸郁,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詩人仿佛在做投江一跃前的最后沉思。艺术家用罗丹印象派手法大刀阔斧刻划中国古代人物,有一种对冲穿越感,屈原忧郁深沉的眼神透露着悲壮的殛[
阅读全文]
我后悔!我欠他一个拥抱!
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后悔药出售,我一定要买它个一百盒!
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晚了!
我后悔!我欠他一个拥抱!
他从上海千里迢迢远赴加拿大来看我,就为了送给我他珍藏了多年的老照片,那些黑白的用老胶卷底片冲洗出来的照片。上面记载着我的少年情怀,我的真情挚爱,还有我们的情谊...….,一切的一切[
阅读全文]
清早醒来,我突然发觉身上隐隐作痛。席梦思床垫显得太软,头抬了几次,却欠不起身子。脖子和左肩皮肤下像有一根筋抽着,牵扯和控制着上半身。头部不能自由活动,勉强转到左右45度时,脖子底部竟会发出吱吱的小鼠咬啮声。这是怎么了?我想。本人一直自诩身体健康,与同龄人相比,没有太胖也没有太瘦,血压和心脏一向正常,没有三高,就连同龄人需要的老花镜也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