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等到了打疫苗的这一天。这辈子也没像现在这么急着要去打针。维州政府的登记注册系统还是很有效的,自从注册后,每个星期发个通知,告诉你排队排到哪儿了。除了政府组织打针外,民间也各行其是,Walgreens,CVS等药店也提供疫苗。消息一经传出,预约一抢而空。来到指定的医院,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井井有条。疫苗中心大楼里边不像医院,倒是像出去开会,大饭[
阅读全文]
最近看到报道,一位海外年轻人王靖渝在微博上质疑官媒关于中印边境冲突中阵亡的解放军官兵人数,遭到网民举报。中国警方对他发出网上追捕,勒令他3日内回国自首,否则在中国的父母“没有好下场”。
这是王靖渝透露给美国媒体的。先不说事实真相,不说王靖渝有罪没罪。单说要是一个美国人犯了什么罪,美国警方威胁,不自首的话他的父母就“没有好[
阅读全文]
恕我愚昧,问这样低级的问题,原因是直到最近我才明白覆盆子是什么。第一次听说覆盆子是在中学,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提到“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问语文老师覆盆子是什么,老师深度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眨巴眨巴,说是一种水果。那个时候不知道覆盆子是什么,几十年一[
阅读全文]
50年代回国的30名音乐家中有两名小提琴家,一位叫陈又新,一位叫赵志华。
陈又新从小喜欢拉琴,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主修小提琴,师从一位意大利小提琴家。同时又跟一位俄国教授学钢琴。曾经和钢琴家丁善德等人创办了上海音乐馆,又任国立音专教授。1949年,陈又新35岁,获得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奖学金。女儿还小,家里需要人帮忙照顾,但在妻子朱琦的支持下,[
阅读全文]
不久前刚退休,退休那天家人和朋友们在网上办了个退休庆祝会。事后给其他国内亲朋好友发短信,通知大家本人退休了。
有一位老兄,是中小学同学,给我回了个电邮。信中除了表示祝贺以外,还为我愤愤不平,说“资本主义国家用人真狠,都古稀之年了才让退休。”嘿嘿,这话怎么说的,听起来如此愚钝,像新华社的社论。他原来思想很活跃,喜欢争论,怎么[
阅读全文]
50年代回国的1600老海归中有30多位是学音乐的。他们有三大特点:一,女性多于男性,大部分短期学习、深造,攻读学位的少;二,不管是学声乐还是器乐,回国后工作很好找,那时中国很欣赏这些“洋嗓子”;三,资产阶级味道重,反右和文革都是重点批斗对象。也有少数人,因为不够专业,后来去搞翻译、图书馆、行政等工作。所以严格讲,称他们当中一些人为“[
阅读全文]
眼看又一个鼠年就要这样过去了。不相信庚子鼠年会带来灾难的人也都惊愕了,今年的各种灾难这么严重,是巧合吗?鼠年一开始就伴随着疫情,一直到牛年的到来。要是放在以前,看到一个毛茸茸的圆球,周围布满毛茸茸的红色触角,也许会觉得很可爱,也许会以为是圣诞树上的装饰品。然而正是这个貌似可爱的东西竟是恐怖与死亡的象征,改变了全世界几十亿人口的生活[
阅读全文]
中华文化,心手相传,新年将至,思乡情重。思什么呢?想起过年排队购买年货,想起除夕夜窗外的鞭炮声,更是想起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要是把50年代到80年代普通人家里每年的年夜饭详尽地描写出来,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生活的变化。我们家有一样菜就是变化的缩影,就是奶奶做的狮子头。每年过年奶奶都要做一个很大的狮子头,大概就是团团圆圆的意思吧。后来[
阅读全文]
邻居小陈是台湾人,有一天说,要去给宝宝买些副食品。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在我的生活中,副食品是芝麻酱、豆腐干、榨菜咸菜疙瘩什么的,副食店卖的是油盐酱醋和烟酒之类的商品。给宝宝买什么副食品?原来在台湾国语中,副食品是指婴儿食品,也叫食物泥,像“宝宝粥”“蔬菜泥”等。
台湾军队里也有“副食品”的说法,兵营和以前的眷村[
阅读全文]
1919年,国画大师徐悲鸿去法国留学。当时,《申报》登消息说:“徐悲鸿为中国公派留学美术第一人。”徐悲鸿西画素描功底深厚,留学归来深知素描对国画的影响。40年代,徐悲鸿手下收留了25名弟子,其中张安治、陈晓南、张蒨英和费城武是他最得意的门生。1945年,他向国民政府推荐他们四人去英国考察学习,成为自己之后,仅有的国画艺术公费留学生。
到了伦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