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露妈的闲言碎语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博文
(2018-11-08 08:34:53)
——随江泽民总书记出访追记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以后,第一次出访的国家就是与我们唇齿相依的朝鲜。阳春三月,我随团采访。江泽民在平壤短短的三天中有会谈、参观等15项政治活动,其中与金日成同志在一起度过了三分之一的时光。三天之中,江泽民同志与随行的记者交谈三次,同行们都说:“总书记平易近人,很愿意接近记者,也很健谈。”1990年3月14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34:24)
万里的一次不寻常出访1989年北京发生的“六四”风波在历史上浓浓地记下了一笔。若干年后如何评价,那不是我的事。我只从记者的角度真实地记录下我的难忘经历。这是当时的认识。万里1916年12月出生在山东东平县,抗日战争时参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做过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部、北京市的领导。1977年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带头搞农村改革,最早提出“包产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8-11-08 08:33:49)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而我却感到开头是难,越往后就越觉得难。采访党和国家预导人出访对于我并不是头一次,但这次紧张的程度不减当年。I987年11月5日,我踏上出境的征途就好象要上战场一样,心老是吊在空中。李先念主席这次访问法国、意大利、卢森堡、比利时,是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领导人笫一次出访。不管今后的人事安排如何,而今,他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仍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赵紫阳总理于1986年7月2日到27日访问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西班牙、土耳其和突尼斯。赵总理的访问获得圆满成功。我有幸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随行采访。发稿42篇,及时地报道了赵总理的出访活动。我在另一篇文章已经写过了。这里不再重复。在这三万多公里的行程中,经验与教训不少,但这一次我要说的是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七位同志但这一次我要说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32:56)
赵紫阳总理1986年7月2日到26日,对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希腊、西班牙、土耳其和突尼斯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六个国家分属欧亚非的巴尔干地中海,情况有很大差异,既有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又有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有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既有社会党执政的国家,也有北约和华约成员国。赵总理表示:不管什么国情,我们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23:58)
采访赵紫阳拉美之行1985年10月21日,赵紫阳总理离开北京去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然后正式访问哥伦比亚、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四国。从起飞到落地航程一共69小时,花费100万元人民币。我与同事田山川于10月25日从北京坐飞机到纽约,目的是将坐总理的专机去拉美全程采访。拉丁美洲国家是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美的人口相当于西欧地区,在维护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23:27)
上个世纪60年代,我在北京见过欢迎外国元首的宏大场面,也就是在东郊老飞机场安排欢迎群众5000人,天安门安排10万人,外宾乘敞篷车从建国门开始到钓鱼台国宾馆沿途夹道的百万人。到了朝鲜以后,我才知道从规模到组织上的花样北京远不及平壤。1984年5月4日到11日,我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采访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朝鲜,这是我第一次踏上朝鲜的国土,让我大开眼界。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22:57)
采访胡耀邦总书记访问南太平洋五国回到台内。同志们见我的笫一句话就是:“辛苦了!”这真叫我难以回答。辛苦点不怕,就怕工作做不好。那是1984年4月12日至25日。耀邦同志这次访问澳大利亚、新西兰、西萨摩亚、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意义重大。有些国家是笫一次接待中国领导人。耀邦同志抓紧每一天的时间尽量多接触这五个国家的上层人物、在野党领袖和华侨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20:23)
第一次跨出国门广播的特点是一播而过,因为播出稿太多,我无法保留。回忆的闸门打开。土包子开洋荤,那是我第一次跨出国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台长杨兆麟对我说:“让你出国是想试试女声发回来的稿子怎么样?”这意味着我是被派出的第一位女时政记者。下面记载的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故事。七天七夜1983年11月23日至30日,胡耀邦访问日本。我作为中央人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8-11-08 08:19:45)
延安清凉山纪念馆建立以前,许多人为它出谋划策。我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当时讨论建馆的经过。这些资料应该让后人知晓。1984年12月25日,全国记协召集新闻出版和社会著名人士座谈,研究建立清凉山的旧址问题。这次是第三次开会了。19世纪60年代初,开过这样的会。文化大革命前,邓颖超同志有个批示,后来搁了下来。清凉山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新闻出版部门的驻地。当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