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1-12-08 09:37:33)
中文爱恨是反义词。代表了同一种心理机制的正反两种运作。心理机制,就是我与对象的关系,对对象的希求。从世俗角度看,爱则欲其存,存之极就为我所有。恨则欲其坏,坏之极就是消灭之。如果以距离来衡量,爱就是越近越好,恨就是越远越好。感情可以同样浓烈,但是方向相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乌克兰要对东部用兵,俄罗斯立即大兵压境,美国立刻怂。这是在给中国上课。美国现在东咬西咬,并不是因为它要威胁谁,或者它有能力威胁谁,而是因为这是它的本能,不由自主,必须这么搞。比如一只狮子,衰了老了,看到另一只年轻强壮的狮子走到领地边上,怎么办?必须得龇牙咧嘴竖毛。它是想战斗吗?它不想。但是它不甘心直接夹着尾巴撤出领地,必须本能地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2-08 08:42:14)
孔孟被批评的原因之一,是“为封建统治服务”。 升斗之徒,见不过此。 其实一个社会的维持,纯从人的素质来看,需要两种东西,一个是道德,一个是能力。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还会相反。 社会维系,如果说道德在起作用,那么能力在起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社会的运行,至少在表面上,并不是依道德,而是依权力来维持的。如果我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2-07 20:48:47)
英文说love,中文说爱,又说仁。这三者有重叠之处,又不完全一样。英文的love中文的爱,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特定对象的,一类是无差别的。有特定对象的,基本特征其实是欲。无差别的,才是仁。比如爱异性,爱钱财,爱探索,爱知识,这些都有相对明确的对象,有排他性。排他性的爱或者欲的基础就是分裂:好坏分裂,是非分裂,取舍分裂。而分裂的动力就是差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12-05 20:31:02)
悟到了啥?-------有我能开悟,说明没开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仁是相通。人与人相通是仁。人与世界相通是仁。人与天地相通是仁。人与天地相通是怎么回事?不是嘴巴上说一说,也不是思想上想一想,跟西方哲学那样,推论一下,写出点道理来就相通了。对中国智慧来说,相通就是无论人做什么,怎么做,一动一静,一言一行,都与天地相通,都是天地作用。这个道理不容易理解,可以这样想:比如海面有浪,浪会形成浪花。无论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1-12-04 15:53:14)
英文是阻隔爱的语言。为什么?因为爱的基础是联通,心灵互通,情感相共。而英文的组织原则,却是割裂与截断。有个两个例子俺用了N遍,但是永远值得用第N+1遍。两个都是中英对比。第一个是:他是学生。heisastudent.第二就是中文说,羊年说英文的人就问,山羊绵山羚羊公羊母羊大羊小羊,羊年是哪种羊的年?这只是两个代表。如果系统比较中英文,会发现这种差异是系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12-03 21:21:44)
种族歧视,在美国成了一个社会顽疾。究其根源,这其实是人类认知本能的社会化。人类认知,总是要对环境与对象贴标签,而这是什么,安全不安全是两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无论什么东西出现在人的意识中,人都会马上进行这种判断。而这两个标准底下的决定机制就是:是否让我的感知处于安全状态。而本能的安全状态,就是与我一致。而本能的不安全,就是与我不一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11-29 11:56:32)
有预期,达不到,烦躁。这说明烦躁的产生是有条件的: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烦躁是一种感受,则感受是建立在差距上的。所有的感受都是这样的吗?比如喜悦,可以看成是预期与现实差距的消失。那么一般的感知呢?比如无聊,就是有意思与没意思之间的差距。光明,光与暗之间的差距。桌子,就是桌子与非桌子之间的差距。强,强与弱的差距。常,常与奇的差距。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1-29 07:29:09)
不是身体产生感受,而是感受产生了身体。不是听觉产生了声音,而是声音产生了听觉。不是视觉产生了形象,而是形象产生了视觉。香味触法,亦复如是。一切觉受,身体并不是始点,也不是终点。身体只是此觉受的形象化。有此觉受,即现此身。超此觉受,即超此身。超此觉受,不能以此觉受超之。以身而言,即不能以此身心思想努力作为而超此身心。能超之者,不与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6]
[87]
[88]
[89]
[9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