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之

心有所想,姑妄言之
个人资料
stonebench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就是对那位受难女子的称呼。 以“铁链”“锁链”称呼的,大半都是借题炒作,带节奏。他们说起来义愤填膺,可是他们在骨子里根本尊重当事女主。他们用“铁链”这种侮辱性的词语,说明他们的潜意识中根本没有对受难女子的同情。相反,他们故意用这种带有强烈刺激性的词语,就是为了增加煽动性。 对这位受难女子的称呼,至少别有两个选择,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贴说欧洲历史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教权--人权--民权。中间经历了群体组织中权力按照“教会+贵族----贵族+教会----资本精英----平民”的转移过程。美国建国就是平民掌握权力的代表,人,以个体的民的形式,得到了权力。而神(教权)则逐步后退,退到了一个纯信仰的地位。这是人类社会能取得的最高成就了吗?是人类群体组织的最高形式了吧?不是。如果我们看美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听了一段欧洲近代史。十五世纪,天主教的教权衰落,民族国家崛起。作者问:是教权衰落促进了民族国家崛起还是民族国家崛起促进了教权衰落?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轮子碾过,地面出现辙痕。是轮子先碾过还是先出现辙痕?两者是同时出现的。真正的动力即不是轮子也不是辙痕。如果从罗马帝国兴起开始,到美国兴起结束,欧洲的发展线索其实还是很清晰的:群体组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世纪末期,欧洲仍处于罗马帝国的大一统统治之下。这种大一统虽然已经相当松散,但多数现代意义上的欧洲国家都还没有形成。大概情况是,一个国家有国王,但也有很多领主。这些领主就象诸侯或者军阀割据一样,直接控制王国的土地税收军事等等,彼此间打来打去。国王根本没有能力限制。如果这些领主之间的平衡永远保持,欧洲就没有近代化,也就不可能现代化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谷爱凌火了。这引起了两个群体的亢奋。 一个是特别希望证明以外国人认同来证明自己的中国群众。 一个是特别不希望中国被外国人认同的美国群众。 这两个群体的亢奋很好地诠释了大众传播与舆论审查的原理。 大众传播的原理就是要一个symbol,这个symbol要有足够高的代表性,击中多数的心理,这样它就可以火速传播。对中国群众来说,有外国血统且认同为中国人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美国已经通过经济和金融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在这个意义上,美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大一统。 美国的实力够强,但美国的政治思维显然没跟上。 因为理想的大一统的规则是群体意志主导。这个群体意志不能是任何个体的意志,也不能是多数个体意志的叠加,而是多数个体意志的提炼与概括。 但美国的思维显然没有到达这样的高度。他们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2-17 16:00:30)
近代以来,学者们就有这样一种倾向:大一统的体制限制了个体自由,要实现个体自由就要改变大一统的体制。 这是一种错觉。 这种错觉基于一种非常深刻的表演学思维:如果你不是角色本尊,那么穿上他/她的衣服,再学他/她的样子,那么你就跟他/她差不多了。 是的。在戏里,在梦里。 但是不在现实里。 现代西方的个体自由有更多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单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的封建大一统,是基于土地,是一个地主系统。 西方现代大一统,是基于资本,是一个资本家系统。 评价这两个系统的优劣,不能脱离具体的经济条件。 封建条件下,基于土地的系统内,幸福愿景是安居乐业,耕者有田。 现代条件下,基于资本的系统内,幸福愿景是随心所欲,财务自由。 这两种理想都与文化有关,也与生产方式相关。安居乐业,耕者有田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建筑工程,能用简单的东西搭出复杂的建筑来的是先进的,搭不出来的就是相对落后的。 机械工程,能先出复杂机械的是先进的,造不出的是相对落后的。 社会工程,能把不同的个体小群体协调起来,发挥出任何小群体、个体都不具有的功能是先进的,协调不起来的,是相对落后的。 题目中的“协商”=协调素质与能力 任何群体,只要以群体方式存在,就必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果看现当代的政治形态,人们当然觉得小多分更理想。 但小多分国家与社会的理想状态并不是从小多分的形式来的,而是从科技与生产、贸易体系来的。 小多分碰巧是现代科技与生产贸易体系的推动者,当然更发达。 总之,现代西方国家的发达,不是因为小多分。 硬要大一统和小多分比较,那就看同样情况下,大一统更有利还是小多分更有利。比如中国的契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