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和他青年时代的精神导师
傅正明《联合早报》2009年2月1日
傅正明著《地球文学结构》(联经出版社,2013年)
新任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举世瞩目,奥巴马在他富于诗意的演说中提到:“回想前几代人挫败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除了靠飞弹和战车以外,还靠稳固的联盟和持久的信念。”
不难发现,当奥巴马把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相提并论时,[
阅读全文]
一首带刺的“斯大林颂”
译介曼德尔斯塔姆的“遵命”之作《颂歌》
傅正明
苏俄诗人布罗茨基在一次访谈中幽默地说:“依照我的鉴赏,写斯大林的最佳作品是曼塔尔施塔姆1937年的《颂歌》。……假如我是斯大林,我会立即割了曼塔尔施塔姆的喉管。”
可惜的是,苏俄犹太裔大诗人奥斯普.曼塔尔施塔姆(以下简称奥.曼)这样一首[
阅读全文]
民俗文学的庙堂之音
——评莫言《檀香刑》的国家主义倾向
傅正明
中国作家莫言在他最近的获奖长篇小说《檀香刑》后记中说,他的这部小说写的其实是声音,是纠缠他一生的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节奏分明,铿铿锵锵,充满了力量,有黑与蓝混合在一起的严肃的颜色,有钢铁般的重量,有冰凉的温度,[
阅读全文]
伟大的“叛国者”莎士比亚傅正明“叛国是赢家为了吊死输家而发明的一种指控”──这是上世纪百老汇音乐剧及其电影版《一七七六年》中的一句台词,出自剧中人、美国建国元勋富兰克林之口,意思与“成王败寇”颇为接近。中外历史上这种屡见不鲜的事实的概括,作为一种历史观必须颠覆。今天,在纪念威廉·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之际,学者早已[
阅读全文]
特翁的黑色意象与马悦然的红色翻译
傅正明
著名瑞典汉学家和翻译家马悦然先生在接受一位中国记者的专访时说:“中国人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南方新闻网》2006年7月21日)。这句话的逻辑前提是:翻译家不应当把本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如果在他心目中没有这个大前提,那么,马悦然就傲慢地表现了对中国人或中国翻译家的一种歧视。但[
阅读全文]
关于被提名诺奖的中国作家
傅正明
2001年,诺奖颁发百年之际,瑞典学院出版了《诺贝尔文学奖50年:提名和选择(1901-1950》一书,根据诺奖评选情况50年保密制度,解密了前50年的全部内幕,包括中国作家被提名的情况。
一、提名离得奖有多远?
诺奖与中国作家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台湾作家李敖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把他被提名诺奖的新闻炒作得沸沸扬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