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不如身教”,我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正确性和实施起来的不容易了。全世界的教育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在谈及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的问题时,都会提到这个观念,那就是过多的说教对孩子而言不如肉眼可见的榜样的力量。道理虽然每个家长都明白,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即便能做到,能做到多少?又能坚持多久呢?我不得不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每个家长[
阅读全文]

昨天收到画画小老师发来的一幅油画作品,是他闲来无事画着玩儿的。这是一幅画幅不大的风景画,有点儿巴比松风格。画面以绿色为主,是一片雨中的树林。树林中间的泥泞小路上走着三个人。两个人共同打着一把伞走在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独自的走在前面。画面因为那条蜿蜒的小路很有纵深感,而远处虚中带灰的用色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前方的小水坑中的倒映则[
阅读全文]

最近走访了一家很有意思的画廊,BirdDogArts。这家画廊位于加州TejonRanch的一处Outlet商圈内,不同于市中心的那些高大上的画廊,BirdDogArts面积非常大,近5000squarefeet展厅的墙面上,展示台上,展示了不下百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作品中有摄影,陶艺,小型雕塑,玻璃器皿等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展品,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还是绘画。几十位画家的上百幅绘画作品不仅主题多[
阅读全文]

我从小一直以为我喜欢蓝色,因为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衣服都是海军蓝。后来又以为自己喜欢红色,因为看过一个电影名为《红衣少女》,但直到我在邻居家的墙上看到一幅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吻》的印刷品,我才猛然意识到我是多么的喜欢金色。
金色可俗可雅,完全看你怎么调配它。明晃晃的把它一股脑的挂在身上,好像离“俗气”就更靠近一些,但如果把金[
阅读全文]
终于把熊二送去苏格兰,我总算是可以喘口气了,刻不容缓的把自己喜欢干的事情都安排好,每天按部就班的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享受这得之不易的安逸与充实感。
熊二去苏格兰之前为了挣到自己欠的一半旅资,每天在家门口的高中操场上跑三十圈,我跟着陪跑,也跑十圈走十圈。本以为熊二坚持不了两天就会推脱,偷懒,钻空子,最后即便是跑也毫无质量可言。但[
阅读全文]
保守的说世上至少有一半的人是不愿意随大流的,他们更愿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追求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保持初心,我想我应该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不过有时候任性的追求自我也只能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在人生的大事上往往不能真正的做到遵从内心的意愿。这就是人生,很无奈。
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事艺术工作的父亲就给我灌输关于在穿衣打扮上的审美观[
阅读全文]

几个月前从来不主动给家里打电话的熊大突然打来了电话,电话里巴拉巴拉的跟我讲了两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之后,很正式的告诉我还有一件事要宣布。我问何事,他说:“我有女朋友了。”这个消息虽然没有在我意料之中,但也没有让我过于震惊,毕竟大学二年级的男孩子有正式交往的女朋友实属正常。熊大虽然从没有承认过他有女朋友,但我们都知道他高中的时候也没[
阅读全文]

在美国体罚儿童是大罪,但我儿子还是被体罚了。
SDJGA每年都会邀请几个孩子组队,在八月份的时候去苏格兰打golf的欧洲少年杯比赛(EuroJuniorCup)。熊二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有幸收到了邀请,虽然代表着一定的荣誉,但也不是非去不可。孩子们接到邀请信都兴高采烈的盼望着成行,但银子要家长掏,而且人家还不欢迎家长同行。基本上是明确表示,家长最好不要跟来。
熊二[
阅读全文]

“内心”这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词,总是会挑动人们的好奇心。虽然我们并不会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内心感到好奇,但对自己在乎的人的内心却总是充满了探索欲,这就是人性。而如何去表达或者隐藏自己的内心,这大概是每一个人都时常会面临的难题。
作为一个艺术家,勒内·马格里特有他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他的内心,那就是绘画。其实我对这位超现实主义的比利[
阅读全文]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Richter1932年2月9日)是一位德国视觉艺术家。作品形式包含抽象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摄影及玻璃媒材艺术品等,创作形式多样,从不维持单一风格。可以说他是在世的最有影响力的德国画家。在2012年10月,里希特的一幅作品AbstraktesBild在拍卖会以3,400万美元拍出,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的最高价纪录。2013年5月,另一件1986年名为Domplatz,Mailand(教堂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