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洛哥游记我写了很久,乘着热情还未散去赶紧要把它收尾了。写了一路发现没有讲摩洛哥人的婚姻状况。看光景的时候发现在街上逛的摩洛哥人基本上都是一男一女的,不是说他们穆斯林男人可以娶4个老婆吗?打听后才知从宗教角度来说他们是可以有四个妻子的,可摩洛哥的法律只允许娶两个,而且想要娶第二个丈夫必须要有第一个老婆的书面同意才行,可大多数的摩洛哥[
阅读全文]

车子开到南北破俯瞰这座建在半山腰的老城,千年来作为摩洛哥文化、宗教与艺术的中心,菲斯是阿拉伯人占领摩洛哥后于八世纪所建立的第一个王朝Idrisid的首都,是北非史上第一座伊斯兰城市。后经几代帝国更迭,于12世纪早期成为当时拥有20万人口的世界上第一大城。它至今还保留着中世纪的风采,老城里住着大量的传统手工业者,到处都是皮革、染色、地毯、银器铜盘加[
阅读全文]

从撒哈拉沙漠到菲斯开车要长达七八个小时,近几年来几乎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车,想想就犯愁,可现在回想起来好像也没觉得怎么痛苦,一路上说说笑笑也就过了。这次在摩洛哥除了吃Tagine外吃得最多的就是橙子了。摩洛哥盛产橙子,他们的橙子又大又甜又多汁,我们算是吃了个够,路上也会看见卖橙子的。
将近黄昏时我们终于到达了菲斯,原以为菲斯是座很古老[
阅读全文]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炎热沙漠,面积与中国或美国相当,柏柏尔是它现在最主要的居民。撒哈拉沙漠把非洲隔成了以北的白非洲和以南的黑非洲,由于地理条件的优势,沙漠以北的地区得以不断地受欧亚先进的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在摩洛哥旅行时常不觉得是在非洲旅行,有的城市就像欧洲的城市一样干净漂亮,有的则像中国的乡镇热热闹闹,充满生机。它的北部也会有[
阅读全文]

从马拉喀什往东进入撒哈拉沙漠(位于Merzouga的那个)一般都要在瓦尔扎扎特(Quarzazate)停留一夜,这一路基本上都是柏柏尔人的居住地了。摩洛哥的大城市多集中在北部,那里是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混血居住的地方,而柏柏尔人主要是居住在中南部的沙漠和山区。其实单从外貌上是很难区分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的,只是他们都会说自己各自的语言罢了。
柏柏[
阅读全文]

马拉喀什作为摩洛哥的文化艺术和宗教的中心,历史上曾出现过七位有名的历史人物,人们称他们为“七圣徒”。当有人说去朝圣“七圣徒”时,即意味着去马拉喀什。七圣徒有的被认为是马拉喀什的守护神、有的是摩洛哥政治和宗教领袖,有的是伊斯兰教语言学家和法学家。其实他们并不全都是马拉喀什人,有的墓是从摩洛哥其它地方迁来马拉喀什的。(他们的[
阅读全文]

飞摩洛哥的安检很严,护照不知被查了多少次,登机时scan过了登机牌后往飞机上走,可前方又站着一位高大威严的亚裔警官要再查一遍乘客的证件。我乖乖地把我和女儿的护照和登机牌递过去,哪知他不看,挥挥手就让我们过去,哎,咱长得就像个良民啊。飞机上戴着小帽的穆斯林明显地多了起来,还有很多黑人兄弟。机舱里放的是阿拉伯的音乐,女儿说怎么像在新疆听的音[
阅读全文]

第一次去非洲,第一次去穆斯林国家,竟然没有特别的兴奋,因为已经神游过很多次了。
想去摩洛哥想了很多年,而且我已经实打实地安排了好几次,却一次次地落空,直到这一次成行时,我已经激动不起来了。城里的旅游大侠们真害人,好多年前就身先力行去了那个神秘的国家,骑着骆驼走进了撒哈拉沙漠,用梦幻般异域风情的照片来勾人的魂儿。我的魂儿虽被勾起来了[
阅读全文]

前年的三八妇女节我学会给我的车换油,那时有人留言说他只看到一位德国太太在家干这活,我这个举动是我国进入发达国家的标志,直接把我笑喷。去年的三八节我碌碌无为,没为提高妇女的地位做出什么“贡献”。今年的三八日,我在家作厨娘,炒了一盘鱼香肉丝,实在是闻着香,没忍住,吃素的我也吃了几口开了荤,索性再来几口小酒过把瘾。晚上趁着妇女节的热[
阅读全文]

上回书说到上帝对女人不公,有的姐妹为上帝说话:上帝是公平的,对女性不公平的来自社会。嗯,可又仔细想想来自上帝的不公还是有的啊。比如这上帝当初造男人和女人就是想让他们在一起生育繁殖,可为啥什么麻烦事都给女人啊?让俺们女的生个孩子就生呗,可发明了个大姨妈数十年地烦扰女性,女人怀胎十月上帝也决定不给咱好日子过,先吐再臃肿,好容易熬到了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