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年马上过去,狗年即将来临。写一遍俺那难忘有趣的放鸡娃生涯的博文辞旧迎新,让自己开心开心。
那年代,居民区的大杂院还允许养鸡。
俺妈每年春节后都要让自家抱窝的母鸡孵一群小鸡或从农民那里买二十几只小鸡,养到四、五月份,把一斤多重的公鸡宰了,每个孩子一只,分别炒了几大蓝边大碗,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补充营养。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炒子鸡的[
阅读全文]

因回国及回美后的忙碌,已有好长时间时间没买过美洲文汇周刊了。两星期前,让领导去中国人聚集的圣迦谷买菜时给买几份美洲文汇周刊,结果领导空手而归。原来发行了二十几年、每两星期一期的周刊据说因为财务问题停刊了。
听到此消息时,虽说并不意外,但仍感到十分失落。文汇周刊已经陪伴了俺许多年,每次去圣迦谷去买菜,总要带几份免费或付费的中文报纸[
阅读全文]

表姐,就是俺的博文“独子走了,表姐怎么办?”中的三表姐。
在老家的那段时间,俺除了与高中同学的聚会外,每天就是与俺妺一起白天陪着老妈逛街、拜访亲戚及以前大杂院里的老邻居......说是陪老妈,其实也是俺与俺妹、老妈共同想要做的且乐在其中的事。
漫无目的瞎逛,累了就歇歇,走到哪,吃到哪。到了饭点,就近找一家不错的小吃或饭馆,大块[
阅读全文]

这次回国,俺的主要任务是陪老妈,当然也捎带着俺自个的吃喝玩乐、放松休息。在杭州,白天游玩、晚上亲朋好友的饭局,俺们忙的不亦乐乎。几天后一家子加上俺姐乘高铁直奔老家,现在的高铁还真是方便快捷。
俺妈见了俺们,特高兴。一扫前段时间因被搬迁而引起的阴霾,云消雾散。对着二娃左看右看,喜笑颜开,边说边比划说:“想当初外婆抱在怀里这么小的一[
阅读全文]

在国内没有某信某某宝,还吃不上饭了?早有耳闻国内年青人现在外出很少带现金了,仅带一支手机便可搞定一切。但只是听说,并没有切身体会。
这次回国之前忙了几个周末,买了满满二大箱子的礼物。回国数星期,第一站是杭州,本来姐让俺们住她家,但后来因亲戚每年有免费几天的民居,不用过期作废,俺们就改变了主意。此民居步行便可到西湖,周围众多小吃、餐馆[
阅读全文]

最早知道Airbnb是在四年前从大娃那得知的,因其低廉的价格及能与当地人互动而受到了广大年青人的欢迎。大多数年青人经济能力有限,累了躺倒就睡,沙发、地铺、床都能即刻进入梦乡。airbnb使年轻人的“世界这么大,我也可以去看看”的梦想成为现实。
数年前,去欧州旅行时开始使用,去年去东南亚也有一半时间是呆在airbnb.住得是小型的家庭式旅馆(约有十几个[
阅读全文]
前几天,因为家里俺喜欢吃的紫薯断货了,下班后就顺路到有中国超市再买点。
走进这家中国超市,正好碰上紫薯特价,通常每磅1.69刀的紫薯特价为0.99刀一磅。紫薯除个头小点还挺新鲜,正好可以烤来吃,易熟。这时见一对50来岁的夫妻也在挑,看起来他们对长长的圆柱形紫薯情有独钟,只见那对夫妻边掰边扔,看到掰开的紫薯不是那么紫就不要,扔在一边,不一会儿,[
阅读全文]
早就想写一下空巢期的美好生活,以回应一下网友XQQ的“身边没有娃的日子也是日子”。但一晃半年过去了,说好要写的博文在脑海中时隐时现,迟迟不见登城露面。与城中众多博主的多产相比,真是汗颜啊!
俺家有俩娃,因为俩娃的年龄差距较大,大娃离家上学后,家中还有二娃,无形中推迟了空巢期的来临。俺家也像大多数的老中家庭一样,娃们上大字前[
阅读全文]

阿秀身材匀称壮实,中等个头,五官倒还端正,也许年青时长得不错,话不多。原来阿秀是老家叔叔厂里的检验员。
那个年代,父辈的婚姻叔即便是吵吵闹闹、感情破裂、但鲜少有人离婚、因为离婚在亲朋好友眼中是很没面子的事,因此打死不离婚、就是不离婚、就这么干耗着,耗着耗着...,婶婶在岁月的侵蚀下悄悄地变成满头白头的、脾气也越来越温和的老太太。
[
阅读全文]

阿叔是俺家领导的亲叔。那年,俺与当时的男朋友,后来的领导第一次回领导的老家、著名沿海城市效区,初次见到叔叔。那时的叔叔高大、英俊、四十多岁,相貌堂堂,是个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老板,最多时雇请工人几百号,经营生产汽车配件、五金产品。叔叔把个工厂经营得风生水起、盖了当时村中最好、最高的楼房。
初次见到叔叔时,第一印象是叔叔好帅,风流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