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经文讲到耶稣升天的经过。当时,门徒问耶稣一个问题:“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个时候吗?”(1:6)门徒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向耶稣发出这个问题乃是基于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他们知道神籍着先知论到以色列将来的复兴所发出的预言;其次,就是耶稣告诉他们要在耶路撒冷等候神所应许的圣灵来为他们施洗(1:5)。很自然地,门徒就会将这两方面联系[
阅读全文]
《使徒行传》传统上被认为与《路加福音》一起是路加所写给提阿非罗的两卷书。这两卷书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以至于可以被看作是上下两册。对比这两卷书可以看到,《路加福音》侧重记载的是耶稣基督福音的形成过程,即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在地上传道的生平,而《使徒行传》侧重记载的是耶稣基督福音的传递过程,即使徒们从主耶稣那里领受了使命、在圣灵的带领[
阅读全文]
第3段,保罗正式地为阿尼西母向腓立门提出请求。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到,阿尼西母曾经是腓立门的奴隶,因着某些原因逃了出来,并且来到保罗的身边,信主成为了基督徒。在监狱中的保罗很希望可以把阿尼西母留在自己身边,但是却宁愿把阿尼西母打发回去腓立门那里,让腓立门自己凭着爱心来做决定。保罗希望腓立门收纳阿尼西母,不是说希望腓立门不计前嫌,继续接纳[
阅读全文]
第2段是保罗为腓立门的祷告和感恩,以及对他的期望。这段经文虽然不长,可是在翻译和理解上却不太容易。首先是“你的爱心并向主耶稣和众圣徒的信心”(5)。这句话也可以翻译为“你向主耶稣和众圣徒有爱心、有信心”;同时,也可以翻译为“你向主耶稣的信心和向众圣徒的爱心”。在这三种可能的翻译当中,第一种是遵循语法的规则的字译,而第二[
阅读全文]
《腓利门书》虽然是保罗书信中最短的一封,但却是不能被忽略的一封,因为这是一封将信仰紧密连于实际的书信,不是教导收信人该如何做,而是向收信人发出请求。这样,主动权在收信人,也就是在腓立门的手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自由地做出回应。从书信后面的内容来看,腓立门所要做出的决定并不容易;相反,保罗的请求对祂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这涉[
阅读全文]
《提多书》是保罗指导提多如何治理教会的书信。整封书信有着很清楚的首尾呼应的关系。在书信的开始部分,保罗写到他是“凭着神选民的信心与敬虔真理的知识,盼望那无谎言的神在万古之先所应许的永生。”(1:1-2)。在书信论述部分的结尾,保罗写到神赐下圣灵“好叫我们因祂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3:7)所以,这一头一尾都提[
阅读全文]
第5段是整卷书信的最后部分。按照一般书信的惯例,保罗在这里也是有一些个人的指示和问候。保罗要提多“赶紧给律师西纳和亚波罗送行,叫他们没有缺乏。并且我们的人要学习正经事业,预备所需用的,免得不结果子。”(3:13-14)这里的“律师”不是指我们现在理解的帮助人打官司的律师,而是指对律法(可能是指神的律法,或是指当时罗马政府的律法)很[
阅读全文]
第4段,保罗继续提醒提多在教会治理中应该留意的问题,就是劝诫众人行神所喜悦的事情。与之前一段侧重在信徒自身与家庭生活的层面(2:1-15)有所不同,这一段侧重在信徒与社会,以及与其他信徒之间的关系层面,例如顺服掌权的,遵他们的命,行善、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等等。与此同时,保罗也提到信徒在信主之前的光景(3:3),指出信[
阅读全文]
第3段,保罗花了很多笔墨来提醒提多在教会治理上面应该留意的地方,就是教导要纯正,而且要指教信徒应该有的生活形态和生命见证(2:1-10)。在这段经文里面,“教导、教训”一词出现了四次(2:1,3,7,10),足见保罗对纯正真理教导的重视,因为这关乎到神救恩的道理,容不得有半点的偏差。同时,我们也可以留意到,保罗还用了许多的词汇来表达信徒应该有的生活[
阅读全文]
第2段,保罗讲到他从前之所以让提多留在克里特,一方面是要他将那里没有办完的事都办整齐了,又按照保罗所吩咐的在各城设立长老,另一方面就是教导在克里特的信徒要在真道上纯全无暇。我们可以看到,这两方面的任务,无论是设立长老、监督的资格,还是对克里特信徒的督责,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在面临那些奉割礼的犹太人的影响下(1:10,14)要能够坚守所教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