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之声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个人资料
博文
第3段记载的是平安(或作“酬恩”)祭的条例。平安祭与之前的燔祭不同。燔祭是将祭物完全的焚烧,象征着全然献给神;而平安祭则只是将脂油焚烧,而肉则是可以让祭司和献祭之人来吃的。为什么会这样呢?经文特别指出,所焚烧的脂油是献给神为食物的火祭(3:11,16),所以这也让我们看到平安祭乃是象征着神的子民与神一起吃喝的关系。这实际上也就是平安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2段记载的是有关素祭的条例。条例让我们看到两方面的特点。首先就是多样性。虽然都被称作是素祭,但是在所献之物上却有很大的空间让人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例如可以是(未经烘烤的)细面;也可以是用炉中烤的物,也可以是铁鏊上作的物,也可以是煎盘作的物,也可以是初熟之物。这些多样性就给了献祭之人很多的选项,而很明显,这些选项是与以色列人的日常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利未记,在基督教研读圣经的学生中,是一卷极少被全部读完的书卷。由于利未记的内容较多描述专门的祭司工作,并以极大篇幅讨论古老的圣约之献祭仪式和牺牲,所以常被假定与今天活在恩典时代的基督徒没有什么相关。然而,详尽探究利未记,能够为读者提供关于神的属性和意旨的惊人洞见,特别是有关神在圣洁方面的心意。对希伯来民族而言,要像神一般圣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出埃及记》从以色列人在埃及居住,埃及新王起来压迫他们开始,以神临到以色列人当中,带领他们行走在去往应许之地的路上为结束,最终停留在神的荣耀降临。整个过程不单只是神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也花了极大的笔墨来陈述神与以色列人立约,以及建造神在他们当中居所的过程。在整卷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神不断的工作。神的工作不单只是行神迹奇事,也包括了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105段记载的是在会幕被立起之后,云彩遮盖会幕,神的荣光充满了会幕的情景。以如此亮丽的画面作为整卷书的结束,这也让我们看到,虽然书名是《出埃及记》,但神拯救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不过是整个过程的一个重大事件而已,而神的同在才是全书的重点与高潮。离开埃及是离开为奴之家,但神的同在才是以色列人真正要去的地方。神是信实的,祂曾经应许与自己的子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104段记载的是会幕(就是帐幕)搭建起来的经过。在之前的段落中,会幕的各个部件都已经完工,现在到了将它们组装在一起的时候了。经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就是神吩咐摩西在正月初一日将帐幕立起,并且详细地说明了搭建的次序(40:1-15)。接下来,就是摩西按照神的吩咐依次将帐幕搭建起来(40:16-33)。对比这两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第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103段记载的是会幕完工的总结。经文将会幕的各个部分,从帐幕到帐幕里面的陈设,然后到帐幕外面的布置,再到最外面的院子,最后是祭司供职所用的圣衣,一一细数了一遍。经过一段时间的劳碌,如今,这些都已经制作齐备,被送到摩西这里。摩西看到这些都是按照神吩咐他的话所建造的,验收合格,自然也就满心欢喜,为他们祝福,不单只是因为他自己可以向神交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102段记载的是祭司其它圣服的制作,包括了外袍、内袍、冠冕、裹头巾,以及圣冠上的牌。可以理解,外袍是避免祭司袍被外面的东西弄脏,而内袍是避免祭司袍被祭司自身的身体弄脏,而冠冕、裹头巾和圣冠上的牌,则是将祭司的头也装饰、包裹起来。这样,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成为完整的服饰了。经文的最后停在圣冠上的牌的制作上。这是一块用精金作成的牌,上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101段记载的是祭司服上胸牌的制作。这个胸牌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上面镶着代表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宝石。这也就是说,胸牌代表着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胸牌是用来穿戴在祭司服以弗得的外面,虽然是外加上去的,但却成为祭司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胸牌的珍贵性与特殊性不在于它上面的十二块璀璨的宝石,而在于这些宝石所代表的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当大祭司穿戴着胸牌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100段记载的是祭司所穿圣服的制作。这也是新的一个段落的开始。之前的段落记载的是与会幕有关的各样物件的制作,而从现在开始,则是与祭司的穿戴有关的制作。会幕是神的居所,也是神与人相遇的地方;然而,并不是建造了会幕人就可以去到神面前与神相遇了。实际上,罪人岂能去见神的面呢?中间必须要有神所设立的大祭司成为人与神相交的中保。所以,大祭司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