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27章讲到大卫和扫罗之间的张力依然存在。大卫知道扫罗还会继续来寻仇。而带着六百人及其家眷终日在旷野躲藏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大卫想出去投奔外邦的非利士人,目的不是背叛以色列人,而是躲避扫罗的追杀。大卫耍了一个计谋来赢取亚吉王对他的信任,就是出兵去攻打基述人、基色人和亚玛力人,然后回报亚吉王说是去攻打了犹大的南方地域。这[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26章,扫罗再次开启了他对大卫的追杀模式。神再一次将扫罗交在大卫手中,而大卫也再一次没有伤害神的受膏者。与上一次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大卫拦阻了亚比筛的冲动。大卫没有借刀杀人,纵容亚比筛杀扫罗,而自己却手洁心清。相反,大卫知道,若不拦阻亚比筛,实际上也相当于是自己亲手杀害了扫罗。大卫拦阻亚比筛犯罪,也拦住了自己的犯罪。看来[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25章讲到两件事。首先就是撒母耳的死。当扫罗承认了大卫的王权之后,新旧二王的交替已经完成,撒母耳可以安然退出历史舞台了。其次就是大卫和拿八、亚比该之间的故事。当扫罗暂时停止追杀之后,大卫在旷野难得地居住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并与当地的居民建立了一些友好的互动。可是当他差派仆人向拿八寻求一些物质上的供应时,却遭到了拿八的拒[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23章讲的是大卫在躲避扫罗的过程中拯救了基伊拉城的居民,并且继续在旷野和扫罗周旋。在逃往的过程中居然还有心思去拯救基伊拉的居民,大卫虽然尚未正式登基,可是作王牧养神的百姓的生命特质已经彰显了出来。反观扫罗,虽然依然是以色列的王,可是为了追杀大卫而置国事于不顾,成了名存实亡的空壳。这里有一个地方值得留意。当大卫询问神扫罗[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22章讲的是祭司亚希米勒被扫罗杀害的经过。我们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神不救祭司们免于屠杀?为什么神只帮助大卫,但却不帮助那帮助过大卫的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答案,神自有祂要成就的心意。但很显然,祭司的死没有让神的义隐晦不显,反倒是显出恶人的不义,扫罗与多益的恶行令人发指。在整段经文中扫罗多次表露出他被人谋害的心理。他认为手[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21章讲的是大卫逃亡之旅的最初两站。饥肠辘辘的大卫首先来到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寻求食物和武器;然后继续上路,为了躲避扫罗而逃到了非利士人的迦特王亚吉那里。谁知被认出他就是那位“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的大卫。要知道,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常常争战,被对方认出自己的身份是很危险的。万般无奈之下,大卫假装疯癫,逃过一难[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20章讲的是大卫与约拿单立约的故事。从此,大卫已经明确知道扫罗要杀他的心,正式走上了逃亡之旅。这一段经文详细记载了许多的人物对话。通过对话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没有外人在场的时候,更是如此。约拿单和大卫的纯真友谊通过对话来表达。同样,扫罗对大卫的嫉恨,也是通过对话来表达的。当大卫和约拿单商量如何看出扫罗是否[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19章讲到扫罗追杀大卫,大卫想办法逃避,最后两者都来到撒母耳身边。被追杀的大卫回到撒母耳身边,回到了起初他被膏立的人身边,也就是回到了起初的呼召;在那里一吐心中的委屈和困乏,以便可以重新得力。追杀大卫的扫罗也到了当初膏立他的撒母耳那里,回到了起初的呼召,并且再次经历蒙召之时被圣灵的感动。新旧二王都回到了蒙神呼召的原发点[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18章讲的是扫罗开始了他对大卫的逼迫。自从前面大卫击败歌利亚,亮丽登场之后,扫罗和大卫这新旧二王开始同时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在这之前,扫罗被告知王位不保,而大卫也被膏立。虽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神对自己将来的带领,一个下降,一个高升,可是如何顺应神的旨意,却是每个人自己要学习的功课。扫罗觉察到大卫就是要来替代他作王的人。他[
阅读全文]
《撒母耳记上》第17章“大卫战胜歌利亚”被誉为世界的经典之一,也是圣经中最为人熟悉的故事之一。故事引人之处在于它里面充满着许多张力。张力之一当然就是敌我力量的悬殊。在身材高大的歌利亚面前大卫简直就是一碟小菜。张力之二是人心的对比。大卫多次询问如果取胜会得到如何的对待,反被大哥以利押怒斥一顿。大卫想到的是得胜以后的场景,而以利押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