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玺阁主在美國

不要介绍了,就是那个阁主
个人资料
梅玺阁主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中国人有一种恶习,就是“展示嫁妆”。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某地嫁娶,除了新娘浑身上下压得挺不起胸的金冠金圈金镯金链之外,还有制成了展板的“商铺一座”、“豪车两辆”等,又有放大版的支票一张,上书“八百八十八万”之类,弄得象是新娘博览会似的。 更有甚者,嫁妆乃有“娇儿一双”,原来当地习俗,先同居先生孩子,待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不小心,感冒了。照理说,在美国感冒的机会并不多,但依然感冒了。在美国,每年的九月份开始,是打流感预防针的日子,有保险的人保险覆盖了费用,可以到诊所或各大超市附属的药房去打;没有商业保险的人,更是可以方便地得到免疫。 流感,在英文中叫flu,与感冒或伤风的cold不一样,前者有预防针可防,后来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扛,好在后者一般不发高烧,会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们常说“衣食住行”,其实对于过去的普通人家来说,生活就是“衣食住”而已。“行”是没有的,在我小时候,买火车票、汽车票是要介绍信的;去到外地,要住宿,还是要介绍信的。别说我小时候了,及至我都到了可以婚娶的年纪,那个时候,但凡男女要同居一间,是一定要出示结婚证的;那时初尝禁果的年轻人,总是一个人想法开了间房间,女朋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真是太喜欢苏州了,有一次我和丈人一起去苏州,那时还没有谷歌地图,GPS倒是有的,是掌上电脑上的一个外置模块,地图是网友们自己做的,我从上海导航到苏州入城,然后就用不着GPS了。 苏州入城,走高速的话从东北角上进城,要是出青浦过收费站走机场路的话,从正南入城,反正进了城,我可以凭记忆,游走在各个小街小巷。丈人很奇怪,问我:“侬哪能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如果一个上海人,在大年夜吃饺子,一定会被上海人嘲笑的,巴<>子啊?那是人家北方人的习俗呀! 假使一个上海人,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好象颇为讲究;要是一个大美女,在开了暖气的房间里,穿了件暗色绣花的薄棉袍,手持一杯晶莹明亮的桂花冬酿酒,眼波流转,更是雅致。 多么美丽的景像呀,然而,还是洋盘,那是人家苏州人的风俗,和上海人没啥关系,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侬吃过秃黄油面(口伐)? 苏州人一定会说:洋盘! 秃黄油不是苏州菜中的高档菜肴么?怎么就成了洋盘了?那可是美食家们引经据典拯救出来的古菜啊! 秃黄油根本不是复古的古菜,非但苏州人“全都是”读“秃”而不写“秃”却写成“独”,而且查遍典籍都找不到这道菜。这种爆发户的吃法,压根就是在抹黑苏州人,苏州人是体面且雅致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侬好少吃点咸泡饭了!”,家人如是对我说,不是因为健康或者卫生的原因,只是由于我太喜欢吃咸泡饭了。对任何事情,太执着都不是个好习惯,哪怕是学习,哪怕是进步,哪怕是“积极”的事情,同样不能太过痴迷。佛说三毒“贪嗔痴”,盲目地过广度埶着,既贪且痴。 这段好象很不“正能量”?可能量就是能量,哪来的正负之分? 说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前段时间写《上海回忆》,想起那个时候,学校里是不准牛仔裤进校门的,父母们也会配合老师,压根就不给孩子买牛仔裤,那样的话,平时也穿不成了。不但不准穿牛仔裤,男孩子不能留长头发,女孩子不能把头发披着,不能化妆,这些事,用开放的眼光的来看,简直是个笑话,当然,我不是说美国就开放,美国其实有许多个美国,有的很开放,有的很保守——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07-16 17:25:28)

我最看不起一种人,就是自己连辆七手的普桑都买不起,好不容易省吃俭用攒点钱,偶尔租辆十三手的夏利开开。而偏偏这种人,逢人就说“千万不能买二手的阿斯顿马丁啊!那是别人开过的!”他把十三手夏利的所有缺点,全都脑补成二手宾利莲花一定也会有。更可恶的是,有些从没摸过方向盘的,跟着一起起閧,你连辆自行车还买不起,汽车的新旧关你屁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9-07-11 16:29:21)

今天读了一篇科普文章,说的是中子星,从头到底,只看懂二句话,一句是“中子星有二十个太阳那么重,却只有一个城市那么大”,另一句是“一个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物质,有十亿吨那么重”…… 这篇文章并不讨论中子星,我想说的是太阳,太阳的光,阳光。加州的阳光,向来有名,特别是南加州,沙滩,阳光。说到南加州的阳光,有个笑话,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