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玺阁主在美國

不要介绍了,就是那个阁主
个人资料
梅玺阁主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上海过去有许多的饮食店,上海人也叫做点心店,与现在的面馆差不多,只是不单单卖面,可惜那样的店,如今已不存几家了,丰裕生煎、美心汤团店、沈大成、富春小笼、老半斋……或多或少都有些过去的影子,但也是只有影子而已了。这些店,都很值得写,我其实并没有光顾过几家,然而对我来说,最值得记上一笔的有一家叫做“杏园”的馆子。 之所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21-12-19 00:30:45)
现在的上海有许多面馆,好多家的三虾面,好多家的现炒浇头面,还有什么“老黄浦二十碗面”之类的榜单,不过我看了一眼,应该称作“老黄浦地区的二十碗新面”更贴切一点。上海还有网红已久的黄鱼面、牛蛙面、蟹黄面等,想必上海是个爱吃面的城市。 严格来说,现在的上海算是喜欢吃面的城市,不但有大多数的苏式面馆,连兰州拉面(青海派)、重庆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那是在疫情严重的时候,加州所有的饭店只允许外卖,于是我看到了一个长着满脸大胡子的高胖男人,很开心地在停车场吃着一团用纸包着的东西,他实在吃得太开心了,一把年纪却绽放着灿烂的笑容,让好奇的心很想问个究竟。 因为我是和他从同一家店出来的,我的车停在路边,他的车在停车场,我就坐在路边的驾驶座上看着停车厂里的他倚在自己的皮卡上一口一口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小时候,家里有一只“法兰板”,黑黜黜的一个圆盘,比大碗还大上一圈,看着很不起色,有一个柄连在一起,也是黑的,柄尾有一个洞,我的祖母穿了根绳子在上面,让它可以挂在墙上。 每当看见祖母把法兰板从墙上取下来,我就知道有好东西吃了,干煎叉鳊鱼、糖醋黄鱼、开洋焖蛋、面饴饼,反正都是好吃的。但凡是油煎的东西,祖母都用法兰板做;但凡是油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前段时间在写一些常见日本餐的菜话,大多数用到了“日式”两字,因为有很多东西,并不算是日料,所以只能用“日式”。今天要说的东西,是“意式”,意大利式,但仔细一想,是美国意大利式。 什么叫美国意大利式?这么说吧,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中餐馆吧?那种圣诞节感恩节都开门营业的,专卖橙子鸡、木须猪、西(兰)花(炒)牛(肉)的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1-07-15 21:21:35)

先说这个“丼”字,先讲个段子,说是有位中文系的才女,反正不是博士就是硕士,有次与朋友一起吃饭,日式餐厅那种,说是她见到了“丼”字,于是愣在那儿,结果被人取笑中文系才女都不识这个“丼”字。 哎,全上海有头有脸的吃货,包括没头没脸的所有日料爱好者,都知道“丼”字念“东”嘛!否则怎么敢在市面上混啊? 那个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如果你“有幸”吃过著名的纽约红花(Benihana)铁板烧,或者全世界任何一家红花铁板烧,你一定见识过他们双手飞舞铲子和叉子的英俊动作,你也一定看到过他们把洋葱圈一层层叠起来后倒上酒后再点火的“洋葱火山”,当然你一定不会错过他们把铲子垫在心形炒饭下不断按压形成的“心动炒饭”,至于用铲子颠鸡蛋乃至颠起整碗的炒饭就不用说了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直奔主题——大阪烧。 大阪烧是一种有卷心菜和面粉的油煎物品,第一次吃的时候,就是这感觉,我是在一家日本超市的热食档买的,一个小小的一次性托盘,盖子是透明的薄塑料,透过去看着里面很好看。买好之后坐在店中的食堂里吃,只记得它是黄黄的,上面有蛋黄酱,还可以用食档中专门的瓶装酱料,配着一起吃。 记得那个味道是香香软软的,有时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07-07 21:51:57)

不同的人,对于“焦”或者说“糊”的标准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是那种看到培根边上起硬变色、煎蛋起了焦边就大叫“糊啦,糊啦!”的朋友,不建议阅读此文。我还见过说上海生煎包“那怎么吃呀,每个都糊了”的主,本文没有任何东西会有一丁点的“糊”,但依然不建议此类人士阅读。 同样,不同样,人们对于“生”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07-06 23:20:15)

好吧,好吧,我承认,我一直偷偷地在做一件事,一直在做,几乎没人知道,我一直在做,偷偷地做,现在终于到了可以公开一部分的时候了。你或许知道,我是一个“反原教旨主义者”,无论从宗教到语言到文字到美食,我都不主张依原式原样照搬旧仪,所以我经常劝告非“古早”不认的朋友按照“古法”生一个孩子,对,就是那种“开水加剪刀&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