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博文

贞观十四年即公元640年八月初八(癸酉),吏部尚书侯君集率领大军征服了高昌,为唐朝拓地东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唐太宗李世民在九月将高昌改为西州。
冬十月初十(甲戌),荆王元景等人再次上表请求封禅,唐太宗依然不肯。
十月十五(己卯),唐太宗下诏让已故司空河间元王李孝恭,陕东道大行台尚书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民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等人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正月中旬,礼部尚书永宁懿公王珪去世。二月二十七(庚子),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停止分封世袭刺史。三月,唐太宗派人到薛延陀和他们商量进取高昌(古国,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的事。
夏四月初五(戊寅),唐太宗临幸九成宫。
当初,突厥突利可汗的弟弟阿史那结社率(也作结社尔)跟从突利入朝,历任中郎将。他呆在唐朝,百无聊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十二年即公元638年夏五月二十四(壬申),弘文馆学士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去世,唐太宗李世民曾称赞他有五绝:一德行,二忠直,三博学,四文辞,五书翰。
六月二十三(庚子),朝廷首次在玄武门设置左右飞骑。
秋七月二十六(癸酉),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高士廉为右仆射。七月二十八(乙亥),吐蕃入寇弘州。
八月,霸州山区的獠人造反。烧杀了刺史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四月二十五(己卯),魏徵上疏提出著名的十思进谏。六月初,右仆射虞恭公温彦博病逝。秋七月初一(癸未),洛阳一带下大雨,接着发生水灾。
八月十二(甲子),唐太宗李世民跟侍臣说:“呈上密封奏事的人都指责朕游猎太过频繁。如今天下无事,但不能忘记武备。朕时常和身边侍从到后苑狩猎,没有做过一件叨扰百姓的事情,有什么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三月二十三(癸丑),唐太宗李世民送新封的诸王前往他们的藩国。六月二十(己卯),无比贤惠的长孙皇后在立政殿病逝。
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春正月初一(丁亥),唐太宗改封郐王李元裕为邓王,谯王李元名为舒王。
正月初五(辛卯),唐太宗任命吴王李恪为安州都督,晋王李治为并州都督,纪王李慎为秦州都督。他们即将赴任时,唐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闰四月和五月期间,大总管李靖率军彻底打败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也死了。五月初六(庚子),太上皇李渊在大安宫病逝。
贞观十年即公元636年正月初三(甲午),唐太宗李世民在太上皇死后首次亲自听政。
正月初十(辛丑),唐太宗任命突厥的拓设阿史那社尔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是处罗可汗的儿子,才十一岁就以智慧和谋略闻名。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九年即公元635年春正月,起先归降朝廷的党项部落纷纷反叛,前去归附吐谷浑。三月十四(庚辰),洮州羌人也反叛去归附吐谷浑,还杀害了刺史孔长秀。
三月十六(壬午,通鉴作壬辰为误,以其他史书为准),唐太宗李世民大赦天下,并规定每乡设置乡长一人,佐吏二人。
三月十九(乙酉),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出击并击溃了反叛的羌民。
三月二十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七年即公元633年春正月,朝廷将《破陈乐》改名为《七德舞》。正月初十(戊子),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说:“宇文化及和弟弟宇文智及、司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礼、杨览、唐奉义、牛方裕、元敏、薛良、马举、元武达、李孝本、李孝质、张恺、许弘仁、令狐行达、席德方、李覆等人,在(隋炀帝)大业末年,全都在隋朝任职,有的恩宠一代,有的任重一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正月初一(乙卯),日食。正月十九(癸酉),静州的獠人造反,将军李子和出兵镇压了他们。
文武百官再次请求到泰山封禅,唐太宗李世民说:“你们都把封禅当作帝王的盛事,朕却不这样认为。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即使不到泰山封禅,又有什么害处!当年秦始皇到泰山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难道会觉得汉文帝不如秦始皇贤惠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春正月,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要求僧侣、尼姑、道士都要定期去叩拜父母。
正月十三(癸酉),唐太宗到昆明池举行盛大围猎,四夷的君主酋长也都跟从他出猎。次日,他宴请高昌王麹文泰和群臣。正月十六(丙子),唐太宗回宫,并亲自到大安宫献上猎获的飞禽。
正月十九(己卯),唐太宗临幸左藏库,赐给三品以上官员布帛,让他们随意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