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博文

大和四年即公元830年十二月二十四(甲子),退休致仕的左仆射杨於陵去世。杨於陵字达夫,是弘农人,汉太尉杨震第五子杨奉的后裔。他曾祖父杨珪曾任辰州掾曹,祖父杨冠俗曾任奉先尉,父亲杨太清曾任宋州单父尉。杨於陵在天宝末年寄居在河朔一带。安禄山叛乱时,他父亲殁在叛军之中,杨於陵那时才六岁。年长后,他客居在江南。杨於陵十分好学,颇有奇志。二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和四年即公元830年正月十九(甲午),诸道盐铁转运使王播去世。二月初十(乙卯),山南西道(兴元)新招募的新兵被退役时,因不满而作乱,杀害了节度使李绛及其一家。
二月二十六(辛未),夏州节度使李寰去世。次日,唐文宗李昂任命神策行营节度使董重质为夏、绥、银、宥节度使。
三月初一(乙亥),唐文宗任命河东节度使李程为检校左仆射、同平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和四年即公元830年春正月初六(辛巳,《旧唐书》误作辛卯),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来长安上朝。正月十一(丙戌),唐文宗李昂任命左神策军大将军丘直方为鄜坊节度使。两天后,他下诏封长子李永为鲁王。
宰相李宗闵向唐文宗引荐武昌节度使、鄂岳蕲黄安申等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同中书门平章事、上柱国、奇章郡开国公牛僧孺。正月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和三年即公元829年四月二十六(乙亥),沧德宣慰使柏耆擅自在沧州将已成为俘虏的叛将李同捷杀了。至此,沧、景之乱全被平定。
五月二十四(壬寅),摄理魏博副使史唐上奏,将自己改名为史孝章。
六月初八(丙辰),唐文宗李昂下诏说:“镇州四面行营请各归本道休息,只要保卫边境,不用互相往来。只有王庭凑表示归顺朝廷时,才允许为他转达表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和二年即公元828年十二月十四(乙丑),魏博大将亓志绍在成德的王庭凑挑拨下,率领所部兵马二万人回逼魏州。十二月二十一(壬申),宰相韦处厚突然暴病去世。
十二月二十六(丁丑),唐文宗李昂派谏议大夫柏耆到魏博去宣旨慰问,同时征发义成和河阳的兵马去讨伐亓志绍。次日,他下诏任命兵部侍郎兼知制诰翰林学士路随为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
十二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和二年即公元828年夏四月二十七(壬午),唐文宗李昂任命邕管经略使王茂元为容管经略使。
五月初三(丁亥,《旧唐书》误作丁巳),唐文宗命令中使到汉阳公主和其他诸公主的府第宣旨说:“今后每次遇到应对的日子,不许过分梳妆打扮,也不用穿着短窄的衣服。”五月十一(乙未),他任命吏部侍郎丁公著为礼部尚书。
五月十六(庚子),唐文宗下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十二月初八(辛丑),唐敬宗李湛在夜里被宦官刘克明等人杀害。十二月十二(乙已),他二弟江王李涵即位成为唐文宗,并改名为李昂,也改元为大和。
大和元年即公元827年五月初七(戊辰),唐文宗下诏说:“元首和股肱,君主和臣辅,是相似的同类,大义上深为同体,道理上在于坦诚。任人则不疑,疑人则不任。然而自从魏、晋以来,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九月十四(戊寅),河东节度使李光颜去世。同时,朝廷从内库里拿出一万贯钱,让内园去召募力士。
再说,幽州节度使朱克融被乱兵杀死后,他小儿子朱延嗣成为幽州留后,并虐待部下和民众。都知兵马使李再义和他弟弟牙内兵马使李再宁共同杀了朱延嗣及其家族三百余人。李再义暂时出掌留后事务。也在九月十四(戊寅,《新唐书》说这天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宝历二年即公元826年正月二十四(壬辰),山南西道节度使裴度自兴元来到长安。二月初九(丁未),唐敬宗李湛任命他为宰相。四月十一(戊申),他又任命昭义节度使留后刘从谏为昭义节度副大使兼知节度事。
四月十九(丙辰),右金吾卫大将军高霞寓去世。高霞寓是范阳人,祖父高仙和父亲高栖鹤都以孝顺闻名。他家五代同堂,住在一块。唐德宗时,采访使洪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八月初十(庚戌),昭义军节度使刘悟暴病去世,他儿子刘从谏拖了很久才给发丧,并要求成为留后。
八月十五(乙卯)夜里,太白(金星)靠近房宿。八月十八(戊午),唐敬宗李湛派中使前往湖南和江南等道以及天台山采药。当时有个叫刘从政的道士,宣讲长生不老之道,请求朝廷派人到天下求访异人,希望获得灵药。唐敬宗于是任命刘从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