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田

不是小米那个红米~~~~~~~~~~~~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博文
(2017-10-24 11:55:06)

朋友圈里有两个爱钓鱼的,各家偶尔会收到赠送的鲥鱼,聚会时有时就聊起这鱼。我既不懂钓鱼,也不爱吃鱼,纯粹是为聊天找素材,把网上找到的资料记录一下。美国鲥鱼英文一般叫Shad,和中国那种脍炙人口的鲥鱼,都属于鲱科,但不在同一个属。中国鲥鱼就属于鲥属,而通常说的美国鲥鱼则是西鲱属和真鰶属的几种鱼,由于和中国鲥鱼的味道接近,所以被用作替代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据报道,由红学权威冯其庸先生领衔,中国红学会专家集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新版的《红楼梦》,书脊上写着:《红楼梦》,曹雪芹、无名氏作,扉页上写着:[前八十回]曹雪芹作,[后四十回]无名氏作,程伟元、高鹗整理。 其实,前八十回也该署“无名氏作”。 “无名氏”当然不是说这个作者没有名字,而是说我们不能百分之百确定他究竟是谁。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标题是模仿了下面这篇华尔街日报报道的标题,而该报道又是根据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网站的数据:https://aqli.epic.uchicago.edu/ 华尔街日报报道“生活在中国,人们平均减寿3.5年”
报道中的图片也是来自这个研究所: 我们按照报道做个推算。北京现在的平均期望寿命是82岁,按照这张图,如果把空气污染降低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的话,可以再增加6.4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theoriginalreport: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7/09/05/1616784114.full (1) Copiedfromthearticle: Table1. DifferencesinpollutionandotherdeterminantsofhealthattheHuai...[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3-11 20:13:32)

我在上文中已经分析了“中国中年男人死亡率上升”很像是条假新闻。这条新闻出自华尔街日报,一个一般认为非常可靠的媒体。我也不是非常自信,没准儿人家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呢?所以我给作者写了个email请教,她还真回了:这段话可以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解释了为什么只使用了非养老(non-annuity)组的数据,是因为这一组是寿险,意味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保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日,同学圈被一条华尔街日报的消息刷屏:中国中年男性死亡率上升!而英文版题目更吓人了:“WhyChineseMenAreDying”? 这个报道说,根据中国保监会最新更新的数据,在2003至2013的10年间,在其它年龄组死亡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的情况下,41-60岁中国男性的死亡率反而增长了12%!同学们都在这个年龄,自然很关心。但这是真的吗? 所谓中国保监会最新数据,是指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2017-01-16 11:26:28)

SO2一小时平均800微克/立方米和24小时平均800微克/立方米,对应的空气质量分指数竟然是一样的!可是一整天高污染和一小时高污染能是一回事吗?更离谱的是,一小时平均超过800微克/立方米之后,就不再用一小时平均的数值了,改用24小时平均值,用脚后跟都能想到,这会出现一个奇怪现象:污染加重,空气质量分指数却下降!就拿临汾1月4日的数据举个例子,当天下午14时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去年屠老师拿炸药奖的时候,葛洪大仙儿的肘后备急方一时也大出风头。然而其中的几十个治疟偏方,也就是用到青蒿的那个自然备受瞩目之外,其余的特别是明显属于巫术那些,最好的待遇也就是无视了,象某某那样极尽嘲讽的也不在少数。可是葛大仙儿把这些一古脑收进书中,难道只是为了充字数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几天微信上流传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文革中死人2000万,说是叶剑英在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说的。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人云亦云地传这个说法的固然不少,不过认为不可信的也挺多,但多数都局限于分析,或者说死这么多人不可能,或者说叶剑英不可能讲这个话。至于这个说法究竟来自何处?有人说这段所谓叶剑英讲话最早出现在董宝训(时任山东大学副教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两天写了个帖子,说这个判定有两个漏洞。那时只看了判决摘要。今天把有关部分的全文读了,应该说这两个问题仲裁庭都注意到了。下面大致把该判决的主要逻辑介绍一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岛屿的判定只有第121条的三句话,而与争议有关的又只有其中的第3款:&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