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旁的田陌

在这里 我用自己的思索、
脚步和心情耕耘着一片田地…
原创文、图(除注明外),
敬请尊重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也许是因为多年前曾读过布鲁克尔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一旦某日置身于今日的佛市,尽管已距文艺复兴好几百年,还是免不了心生感慨。 今天只出示当时拍的横跨佛罗伦萨的那条著名的阿诺河的更更著名些的老桥。 这些照片主要拍于位于阿诺河边的乌菲兹(Uiffizi)博物馆里的二或三层。(幸好玻璃还算明净)。 先请看桥的半景~光影间的老悬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7-25 08:43:21)

虽然早就留神到并非所有的花都仰着脸朝向太阳,但是拍花以后才得见不抬头直面阳光的花类之间也是有着相当的区别的。 比如上图的紫藤,蓓蕾时微微低头,开花时微微扬起。 第二种花(没打听到芳名),蓓蕾低头开花低头,——永远低头。 第三种花(还是没打听到芳名)花蓓蕾的头埋得很低,开花时灿烂的扬起。 第四种花(芳名还是未知)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7-07-18 09:30:16)

灌木林间长着密密壮壮的蒲公英,花盘满溢,花瓣轻轻的伸向同伴。阳光穿过树叶缓缓的洒进小木林。林外传来高高低低的鸟的叫声。 鸟的歌每株蒲公英都在全神贯注的倾听……, 它们要从那些绵长无尽的鸟音韵中解到属于自己的那段谶语,然后等到风来的时候在心里默念,…… 做好这个功课,蒲公英们才能化作晶莹的羽丝,——这是它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7-07-14 08:46:11)

上周日上午的广播历史节目《未完结的过去》讲了一段我前所未闻的欧洲近代宗教史上的大斗争。令我惊心动魄。 先要说,现在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许多几百年前路德宗教改革后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新教徒,有许多天主教徒,还有许多不信宗教的人文派(大多数中、青年人)。 在当今,各种信仰如不自报山门你不会感觉出人们在行为处事上有什么不同。各山门之间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欧洲告别中世纪开始人文化的历程始于13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文艺复兴重视实践性知识教育的背景下,人文主义主张:通过语法修辞、历史、诗歌、道德哲学等人文教育使人过向善的生活。这里我们可见其与儒家学说启发人性的总体思路极其相似。 --文艺复兴,复兴古希腊时期的‘文’与‘艺’。即,这个运动要把几百年教会神权教义信条集体信仰至上的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上上周末,与街坊邻里有一次餐饮会。席间某邻与某坊据说是正在谈论文化及哲学问题。无意中在他她们身边站了一下的我立刻被抓住加入了谈论。我的加入转移了他们本来的具体话题,询问林林总总向我涌来,总结一下不过是两点-1-‘无神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是什么?-2-它与一神论文化传统的同异? 事后我把当时的回答整理了一下,且将‘简单回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进入小镇茶芬娜其实是纯属偶然。是因为我们在弗罗伦萨驻扎了一周之后返回,两天的路程中间要住歇脚店,车上的旅馆导航就把我们带到了这里。 在旅馆安置下来冲洗完后又简单的小吃了一下就出来逛镇。没走几步便遇到了这条由小溪延伸的街! 后来才知道,茶芬娜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小镇。这条溪街是她的品牌的代表。 难得的是,溪水的颜色是在不同的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6-11 16:15:31)

冬天的某日背着相机出门,那天的运气太好了。 走过村边稀松的树林时听到头上有不一般好听的鸟叫声。一抬头,就看见五六只绿鹦鹉在树枝间穿梭瞬间哗地散散的停贮在树上了。忙不迭的举起了相机…… 很可能是它更先看到的我。上图,绿鹦鹉对镜头后的我说:如果你手上的‘长枪’里胆敢跑出哪怕是一粒子弹,我们就啄瞎你的眼睛哦!;) 其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7-06-07 09:41:33)

芳邻并不是我的紧邻,它住在离我家百步之距的村儿童农场,一个一直被我称为羊圈的网中园。芳邻也不仅一位,但是我认为红公鸡应该是芳邻中的典型形象。 请看下图, 与‘芳邻’同类的芳邻里还有他, 还有属李逵的他..., 还有他.., 与上图是同一位哦。太帅啰。 再给个侧面照吧。 ...他... 当然 还有他。 所以以为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7-05-19 14:57:47)

光是如何认定自我的呢?它一定以为那最清楚显现的,比如叶子上的纹络或影子,就是自己吧? 如果光只能在看和‘读’中自知,那么, 在这个世界上最先涌入它的视野的,肯定是这样的未经播种、未经修饰的郁郁葱葱; 这样的自在自为,没有谁在牺牲献身、没有勉强; 自在自为,-相映与相与的交融.......。 草的清新气味, 草的颜色,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
[6]
[7]
[8]
[9]
[10]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