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明朗的天1山东中部有座陶山,陶山以南陶阳县方庄区—一度叫方庄公社—有个榆树村,从榆树村西行十几里,就是永远淌着黄泥汤子的黄河。榆树村名副其实:不光榆树多—村里村外,场边路旁,沟渠岸边,地头井台,坡坡岭岭,到处生长着大大小小的榆树,而且村南头程家场院外边还生长着一棵四里八乡闻名,“老当益壮”的大榆树。大榆树有多少岁了[
阅读全文]
序曲周恒顺家在榆树村是单门独户。早年间,爷爷死了,家败落了,奶奶带着周恒顺他大,他姑从老家周庄搬到榆树村来。那时候,周恒顺他大、他姑都还是小孩子哩。周恒顺从小聪明,三、四岁,大大教他识字,让他学《三字经》、《百家姓》,教两三遍,他就会背了。当然是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背归背,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他还有个特点,好打听事儿。对什么[
阅读全文]
20
阴历6月末,天长。程兆萍家条山几上的座钟敲过8点了,天还没黑透。黑蓝的天空,星星开始闪亮。从左邻右舍传来老爷们噢天呜地的叫喊声,老娘们儿骂孩子的嚷嚷声,大姑娘“格格格”的笑声,小孩儿们的哭叫声,挑水的往水缸里倒水的“哗哗”声,鸡群进窝儿前的“格打格打”声,牛羊“哞哞”、“咩咩”的叫声。程兆萍院儿里没丁点[
阅读全文]
21
一九五三年寒假,榆树村小学四年级学生周恒顺考上了本县牟屯完全小学的“高小”,他们班儿和他一起去报考的有六、七个同学,就考上他一个。村里张半仙摇头晃脑地评论说:“你们知道不?民国以后,取消了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可是,这升学,也还是‘功名’,这高小,要放到大清期,那就是‘秀才’,中学,就是‘举人’。”有人间[
阅读全文]
19
“一条大街西到东,县府门口一盏灯。戏院子外头一个坑,理发店里百事通。”这几句话是鲁南老区崮山县县城的写照。说是“县城”,实际上就是五天两个集的大点的镇子而已。镇子北的公路两旁,挨挨排排建起了县委,县政府,几个部门,事业单位和公司、供销社,构成了稍见新貌的大街。没有电,入夜后整个县城黑古隆东,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一位县[
阅读全文]
18
室外寒风呼啸,室内炉火正旺。过年了,陆家大门口儿,院子里挂上了大红灯笼,大门、屋门上都贴了鲜红的新对联儿。小孙子亮亮“格格格”的笑声似乎无处不在。过八月十五时陆家那种沉郁,压抑的气氛已经一扫而去,年前有几天,从早到晚阴沉沉的,但陆家大门内外却洋溢着亮色,喜色。陆国栋恢复了正常的,紧张的,忙碌的,助手和护士们簇拥着的工作,邵[
阅读全文]
17
又过中秋节了。
去年中秋,月朗风清。济南市长春街祥云里陆家院子里,灯烛通明,老老少少欢声笑语。就连每到过节因思念远在台湾,音书断绝的亲人而郁郁寡欢的一兰也被呀呀学步的儿子亮亮的憨态逗得笑个不停。亮亮是陆家全家人的宝贝蛋,陆伯言笑着对陆伯川说:“我跟你嫂子说,亮亮是咱们的开心果儿。”陆伯川笑着看看陈姝,说:“也有我和陈姝的[
阅读全文]
苦妮儿送婆婆到村公所开训话会,顶头碰上了于大牛。于大牛一见苦妮儿,就来了精神,本来板着的,铁青的脸,立时笑眯眯的,两只牛蛋眼眼珠子像玻璃球儿一样滴溜溜转。他走到苦妮儿跟前,嘻皮笑脸地说:“嫂子,你怎么也来了?是想我了?”苦妮儿沉下脸来,说:“于大主任,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你如今是村里的干部,不能跟原先一样,流里流气的了。&rdquo[
阅读全文]
15
阴历三月,柳条吐绿,在春风里上下舞动,婆娑多姿。榆树村村里村外,挂满银白色榆钱儿的榆树群中,这里那里,蹦蹦星星,一株株杏树、桃树、梨树你先它后地开花了,杏花粉红,桃花艳红,梨花雪白,让灰模土样儿的庄户院儿,穷乡村变漂亮了。农民们没有赏花的闲情,但也觉得挺好看,走到跟前,只是多看上两眼,心里又盘算自己的活计了。对于他们来说,春季是[
阅读全文]
14
周桥回到省城,参加了县团级以上党员干部会议,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2月20日,中央公布了《镇压反革命条例》。建国后第一次镇压反革命分子的运动就在全国,从城市到乡村,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农历正月,论节气,立春、雨水都过了,但冬天似乎还远没过去,春天还很遥远。前天又下了一场雪,西北风刮过,大街上的人依旧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