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圈”经常为移居在加拿大、美国等地的华人家庭举办各类主题论坛或分享会,以相互协助,共同融入,开创新的美好生活。今年即将举办的第三届幸福家庭教育论坛的主题是:Homeschool和人文素养教育。
在国外,就中小学教育而言,除了有公立学校(publicschool),私立学校(privateschool)外,还有一种家庭学校(homeschool),也叫在家/居家教育、在家/居家学习[
阅读全文]
【译者注:美国最近所爆发的抗议示威和骚乱暴动,有非常复杂的深层原因。上个周日,曾在2011-2016年担任驻美国的教廷大使(相当于梵蒂冈驻美国大使)、Ulpiana教区名义大主教维加诺给美国总统川普写了一封信,川普前天发推也建议不管是否有宗教信仰,都不妨看看这封信。
维加诺大主教是梵蒂冈和天主教内很有影响力、也常引起争议的人物。政治关乎一切,而宗教与政[
阅读全文]
2020年,对海外华人来说,将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将是大转变的新纪年。这种转变可能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发展空间受限,将面临更多的歧视;另一个是华人群体将会发生新的对立和分裂。这种分裂不只是始于2020年,因为华人不团结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从2020的新冠疫情开始,这种不团结直接上升到了各种的大分裂,最近和今后发生的大小事件也都会进一步推动这种分[
阅读全文]
几天前,一封出自耶鲁华裔女生的公开信——《我们和非裔站在一起…》,引起热议,莫衷一是。因此,有人写出了《我们和美国民众站在一起…》;还有人写出了《我们站在平等正义社会进步一边…》;等等。
我也在想,我要和谁站在一起?我更在问:我自己站起来了吗?如果自己都没站起来,谈何与谁站在一起?!也许大家都站起来了,但我好像还没[
阅读全文]

自5月26日开始,由黑人Floyd致死所引起的抗议和骚乱,正愈演愈烈,现已蔓延到美国大部分城市以及其它国家。这场暴乱会对美国的经济与政治有何影响,值得关注。下面借用网上有人针对美国几次暴力示威与股市关系做的一个图表。这个图表的内容不一定很精准,仅供参考。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发生的骚乱事件可能比本表列出的要多,比如还有1962年美国密西西比州骚乱[
阅读全文]
最近,因受疫情影响,歧视华人事件在美国、加拿大等地明显增多,令人担忧和惶恐。如何看待、应对和化解华人所经常面临的歧视问题,这的确值得深思。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共同探讨一下。一、什么是歧视?从历史到今天,歧视问题是长期而普通存在的;同样,“反歧视”也是如此。在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全球在反歧视方面取得阶段性的显著成[
阅读全文]

现在加拿大疫情虽远没结束,但是经过1个月的高峰运行后,拐点已在几天前显现。相比欧洲国家和邻居美国来说,加拿大的疫情算不上严重(只有魁省相对最重,和欧洲类似),而且整体应对得也不错,所以对疫情本身不用特别担心的,但是接下来加拿大的经济将是很大的问题,值得所有人都去了解和做好准备的。西方国家,左右政党在发展经济方面,一般而言都是右派胜过[
阅读全文]
新冠疫情愈演愈烈,海外华人打满全场,但到底能赢得掌声还是指责,现在还很难说。关于本次疫情,华人新移民更多还是在华人圈内或者背景相近的人群中讨论交流,往往并不了解全面真实的情况,甚至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怎么看待的,而他们的看法却是更重要的!
为此,《幸福家庭圈》协同《温哥华幸福家庭群》在4月3日晚,通过ZOOM举办一场“听年轻人谈疫情&rdquo[
阅读全文]
最近加拿大和美国疫情火爆,电视里也是连篇累牍这方面的内容,大家除了注意每日数字的变化外,一定会对这个职务——首席卫生官从陌生到熟悉,而且会发现这个职务才是这里防疫的权威,而且这些人中居然有很多位是女性…加拿大最高的防疫指挥者是首席公共卫生官(ChiefPublicHealthOfficer),她是一位女性,她还是一位华裔,她叫TheresaTam谭咏诗。谭咏诗1965年生[
阅读全文]
在这次新冠疫情面前,表现最抢眼的是“口罩”!大众该不该戴口罩?西方人为何不戴口罩?这竟然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明显体现,特别是新移民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本文不探讨该不该戴口罩,只是尝试分析一下西方人为何都不愿戴口罩。首先,是否戴口罩这是一种风险管理的选择问题。本人在之前的文章《防疫与投资,都是风险管理的问题》中也提及这个问题(请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