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了。94岁,在人均寿命大幅提高的今天,活过90岁,也是不易。可人们还是要扼腕长叹。因为:儿女情长今犹在,江湖侠骨已无多!
金庸是浙江海宁人,海宁查氏是世家望族,康熙年间便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奇迹;就是在近代,查家还出过实业家查济民,教育家查良钊,翻译家、诗人查良铮。
在他的旁系姻亲中,也是群星璀璨——
[
阅读全文]
有中式咖啡吗?谁要是这么问,一定被人视作傻冒土炮,无知可笑。但是,最近读一篇文章,才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墨西哥中产阶级盛行的时尚是喝“中式咖啡”,这信息让孤陋寡闻的我着实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是怎么个来头呢?
原来,19世纪晚期,美国搞了个排华法案,结果,大批早期移民美国的华人不得不转战墨西哥,艰辛谋生的时候也把自己的生活习惯[
阅读全文]
虽然退休在家,时间一大把,可是天生急性子,一周一期的节目实在等得不耐烦。就说2018的中国好声音吧,听说挺不错,也还是耐住性子,准备享受“让我一次爱个够”的痛快淋漓。
现在,因为已经知道结果知道总冠军是李健队的旦增尼玛,虽然少了那种猜测悬疑带来的惊喜兴奋,但是也可以冷静地观察“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于是,有了下面的感触。我对[
阅读全文]
不久前才得知,原来,文学城(论坛)的检索不仅可以检索文章,还可以检索跟帖。文章长,不可能一天来一篇,可是信马游缰随便逛逛,顺手在某人大作后面感慨一句倒是便当。得知此功能,很好奇地先把自己检索了一遍。哇塞!好像跟帖文字堪比写过的文章篇幅呢!
一页一页地浏览,忽然发现,似乎随随便便的这一句那一句,零零碎碎的左跟一段右贴一行,蛛丝马迹草[
阅读全文]
手机的信息里传出瑞典骚乱的信息,起初将信将疑:那么一个和平友好的国家,怎么会。。。。。。但接踵而来的信息更令人震惊!骚乱属实,且发生在南部最大城市哥德堡周边。一时无语,不知说什么好。。。。。。
瑞典,那是一片净土,没有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土地,和平安宁,更以“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福利著称于世。由于地广人稀(九百万人口,有相当黑[
阅读全文]

8月7日晚,黄永厚走了,享年91岁。
我不懂美术,也不懂中国画,喜欢黄永厚,是从《读书》杂志始。自从2009年漫画大师丁聪去世,《读书》杂志封二和陈四益联手诗画配的就是黄永厚。
在此之前,知道黄永玉,佩服大师的幽默睿智,买过黄永玉的《永玉三记》。看了《读书》才知道黄永玉、黄永厚原来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原来同样的幽默睿智!了不起的妈妈啊!
丁[
阅读全文]
这些年,我们的汉字库里增加了一个新词:“看海模式”。
看海是令人愉悦的,但是内陆城市启动看海“模式”,那就意味着这个城市承受不了老天爷的慷慨雨水,只好将溜光笔直的大马路当水路,任凭车浮人游,给市民们创造免费威尼斯水城的“美景”了。
遗憾的是,这水城美景是以老百姓的财产作抵押,用老百姓的生命做基石的,那就怪不得草民们[
阅读全文]

国内朋友发来个微信段子,内容说做人要做“有趣的人”,还特别举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作为“有趣的”典范:费曼。不由得想起我“认识的”费曼。
“初识”费曼,是在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那座原子能博物馆里。大厅里正面墙上的照片上是所有参加过“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的头像。虽然夹在一群物理学家中间,虽然是在爱因斯坦的大[
阅读全文]
小说《到黑夜想你没办法》,副标题:温家窑风景。
这是一本业余作家的小说集。作者曹乃谦只是一个山西大同公安局的普通警察,一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让他一举成名的就是这本《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是一本由十几篇短篇连缀而成的小说集,说是短篇,各篇的人物又有关联,说是长篇,绝对又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曹乃谦写出了七十年代,[
阅读全文]
今冬全球气候反常,先有北美气旋炸弹,接着国内江南大雪,连沙漠里的的伊朗也有了暴风雪的记录。
雪,白雪,大白雪,看上去挺美,拍下来更美,可是对于海陆空交通而言,可就是苦不堪言了。尤其是航空,航班延误,甚至取消都是不正常的正常。住在加拿大,只要选择冬季出行,随时都会碰上飞不出去也飞不回来的事情。如果没有准备好忍受可能的意外,最好的选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