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疑剧《隐秘的角落》,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待杀人。不知孩子们看了作何感想,反正征服了成人世界。无论是从题材的角度,还是从思想的深度,还是从艺术的感染力,演员的表现力,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只是,很多人看完留下一句疑问:孩子哪里有那么坏?
在我们的现实里,很多人都不愿意正视孩子的恶,相信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心灵纯洁如白纸。我们的文艺作品[
阅读全文]

100多年以前,一个普普通通、身份低微的华工——deanlung丁龙,把自己终生积蓄1万2千美元交给自己的主人卡朋蒂埃(HoraceWCarpentier)请主人转交给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还写了一张纸条:“奉上12000美元现金支票作为贵校汉学研究基金”。署名:一个中国人。
1万2千美元,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在一百多年前是一笔很大的金额,何况是一个打工仔,一个身份低[
阅读全文]

李振盛走了,享年79岁。文革十年,他拍摄了十万张照片,见证那个年代。他应该是大家熟悉的、不用再多介绍的人物,就让我们回想一下他曾经说过的话吧。“我始终坚信惟有依靠个人奋斗方可获得人生事业的成功。如果说我此生有什么成就可言,那就是我为世人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历史碎片。就历史而言,惟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忆,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宏伟[
阅读全文]
退休生活,基本就是闲着宅着;疫情生活,也是闲着宅着,但是跟退休的闲,退休的宅,还是很大区别——不能出去血拼不能游山玩水不能访亲探友甚至不敢轻易去看家庭医生。。。。于是乎,不善于养花种菜的我,也得开辟新领域,在后院种菜打发时光——据说这也是加拿大今年新时尚,咱也算赶上潮流吧。其实,过去也是种点东西的,是只管收割不用耕耘的&ldq[
阅读全文]

看影视剧好久没有如此会心一笑了!电视连续剧《三叉戟》,讲三个老警察三个哥们,一个能算善谋,人称大背头;一个能擒善打,人称大棍子;一个能说善审,人称“大喷子”。三个哥们一条心,以“三叉戟”的名头在十年二十年前威震一方。当警察的佩服,当盗贼的害怕,活儿干到这份儿,辉煌!风光!可惜岁月不饶人,眼瞅着后浪涌起,几乎被拍死在沙滩上[
阅读全文]
非裔美国人又一次祭起反种族主义大旗,大旗挥舞全球激愤。
反对浪潮不仅高涨而且挖得深远,一直挖到丑陋的蓄奴制度。其实还可以挖——
首先,贩卖黑奴的罪魁祸首是谁呢?
据考,最早贩卖黑奴的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阿拉伯帝国前后从非洲抓走1300万黑人做奴隶。7-9世纪,黑奴占伊拉克人口至少一半。巴格达就有专门的奴隶街。相比之下,白人贩奴蓄奴还[
阅读全文]

一个黑人死于一个白警的膝下,且不说这个黑人有多少劣迹多少前科,总之还是罪不至死。何况死于警察的暴力执法,无论如何是不能容忍的。因此抗议、示威、游行,无可厚非。
但是,但可是,可但是,把一件事情闹得如今地步,乃至于像新冠病毒一样无远弗届,蔓延到各大洲各个领域各个年代,也实在令人惊诧不已。
首先是在美国南方各州,所有有关南方邦联的遗迹[
阅读全文]
我曾经十分热衷于美国南北战争那段历史,为此专门到访过相关的很多城市和地区。深为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尊重跟宽容的态度所感动。幻想有朝一日我们也会为国军将领树碑立传,真正“相逢一笑泯恩仇”。看来是过于乐观和天真了。
美国包括全球爆发的反种族歧视的大游行期间,看到一则关于里士满将拆除李将军雕像拆除的新闻,颇有感触。1999年曾经到访这个城[
阅读全文]
这是一篇旧文,首发于2015年6月3日文学城《几曾回首》论坛。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重发。
1989年6月4日,老爸老妈要去北京。火车票时预定的。去北京计划也是预定的。
父亲在1988年初查出肺癌晚期,当时医院认为已经没有治疗价值:年过花甲,手术风险大;胸腔积水,放疗效果差。生命也许一年,也许半年,不会更长。我和妈妈自然不会轻言放弃,坚持治疗。結果[
阅读全文]

去年夏天朋友远走多伦多,临行把心爱的君子兰送我。这让我又喜又怕。喜的是得到这么美艳高雅的一盆花,怕的是在我这么一个粗枝大叶的人手里,再也不绽放了。
妈妈是非常喜欢养花的,家里没有百盆也有七八十盆各种花卉,夏天在外面搭个棚子,冬天则是客厅最尊贵的客人,占据洒满阳光的南窗。其中就有好几盆君子兰,总是得到人们啧啧赞叹。可我从来不怎么关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