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25-11-15 06:25:08)
前人尺牘,無論文言白話,皆多情感之作。喜怒哀樂,見諸筆端;酸辛甘苦,流乎紙上。其辭或婉或激,其情或深或遠,沉湎流光,盤桓歲月,真可謂一紙之內,盡人間冷暖矣。未齋龔君,字萼,號雪鴻,山陰人。與許思湄同時同鄉,並事幕府,世稱幕中奇士。著有《雪鴻軒尺牘》一編,流傳至今。其文雪泥鴻爪,字字見情;墨痕之間,曲盡世故。章法嚴整,駢散互見;雅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11-11 05:43:18)
讀前人尺牘,覺其辭美語練,餐罷而留香齒頰,曲盡且音繞樑欐,故不思釋卷耳。開卷大有益,溫故而知新,冀得同道而賞之。葭村許君,字思湄,山陰人也。乾隆時客諸幕府,以文翰名。其遺書凡若干卷,題曰《秋水軒尺牘》,清潤婉雅,為後學宗法。下引一篇,實其書第二通,筆意澄澈,足為尺牘之式。文言之旨,在簡而不冗,約而有法,精而有據,典重不繁。故附所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11-08 04:51:55)
余閒讀前人尺牘,常有感焉。此類文字,實為漢文之大成,開卷有益,不曉者徒增慚憾。夫漢語之書面,曰文言、曰白話。皆語體之文,而非口語也。文言則言文分離,簡練嚴謹。自春秋以下,歷千載而不甚變;白話則以口語為基,稍加斟酌,唐宋始見。以《左傳》《史記》為文言,以《三國演義》《紅樓夢》為近世白話。文言久而規範,白話因時而異。然“以文言道俗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1-01 13:39:58)
尺牘翰藻習古引(代序)三十年前,議繁體簡化之是非,得識正體;二十年前,辨普通方言之遠近,知鄉音可貴;十年前,論口語與文言之厚薄,曉作文規矩;昨又爭黨國天下之親疏,解賢人爲道。嗟夫!人事遞嬗,議論紛紜。惟男子至死猶少年耳,固淺薄之常情也。庸人得閒,多流於逸惡;雅士得閒,則懮其少趣。詩書、畫印、茗花、山水,碑帖、文章,皆可寓目騁懷,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1-01 05:20:00)
可以這樣理解,經驗是個人在過往歳月中的積累。人一旦喪失了記憶,那所有積累的豐富經驗就全化爲了烏有,不僅如此,沒有記憶的人同時也就返回了幼年,用今天的話講就成了個“巨嬰”。“巨嬰”不僅僅是喪失了記憶和思考的能力,而且分不清是與非。此種“巨嬰”若是本性良善之輩可能尚會安分守己,但若是精神分裂且有暴力基因者,則很有可能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25 07:00:34)
日本明治維新使日本改面換貌,中國共産黨從中學了很多,但卻有一點讓紅朝太祖給舍棄掉了,那就是在紅朝前三十年是堅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要消滅所有知識分子。而日本之所以維新成功,是實行了所謂的“學術非為學術之學術,而是為國家之學術,教育非為學生之教育,而是為國家之教育。”國家主義教育最終目標幷非是為學術硏究和個人成長服務,相反卻是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8 05:05:11)
關於日本當時對大和民族洗腦的國情,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子民,只要親身經過文革的都能體會到是怎麼回事。中華民族的知識分子眞的是需要去看一看日本明治維新以後在軍國主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的歷史,當然還要讀讀滿清的知識分子政策及文字獄資料,因爲共産黨雖然口頭喊著馬列主義,但實行的東西,你全能在這兩個王朝中找到原型。不僅如此,在毁滅中華民族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11 08:25:54)
眼見滿清的敗落及黑船事件中幕府的軟弱態勢,日本大和民族的精英們直面歷史與現實,明確指出日本不仿照西方帝國列強,則永無前途。至今中國人一直在嚷嚷日本侵畧罪行不可饒恕,是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畧所犯罪行決不能忘記,但中國人卻至今仍不明白如何去直面歷史,因此一直對歷史充滿了朦朧感。所謂“直面歷史“其中的一種就是以歷史的角度去看歷史。那時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10-04 05:20:17)
對於東亞國家的鎖國政策,不但西方列強國家政府知道不靠武力是打不開國門的,就連所謂以宣揚人類和平、拯救人類爲目的的基督教傳教士中也不乏贊同訴諸武力之輩。美國公理會差會派到中國的傳教士衞三畏(SamuelW.Williams),是極著名的漢學家,是第一個在美國教授漢學的教授,此人是不能僅以“中國通”來形容,他對滿清、漢人及漢文的所知程度要遠遠超過很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27 05:31:22)
日本的軍國主義雖有其歷史必然性及地域特殊性,但從廣義上講對現今中國大陆的軍國主義仍有極大的借鑑及警示。日本幕府時期的對外政策幾近於滿清,是完全地閉關鎖國,不僅如此,日本人就連在各大名之間的游學如果沒有手令的情况下也是不允許的。比如被尊爲明治維新精神領袖的吉田松陰,就曾因無出藩手令私自去日本的東北部游學被判擅自脱藩而得到褫奪俸?的懲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