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周朋友发微信推荐一部谍战剧【叛逆者】,哥们说开篇一集就被紧凑的剧情深深吸引,欲罢不能,追剧的节奏已强烈影响到生活常态-:)听此咱有些心动就回言道:看完手头的剧就去扫一扫。之后,咱就琢磨近几年谍战剧越来越跑偏,与当年的【暗算】,【潜伏】不可同日而语,前不久看的“隐秘的角落”只能说OK挺娱乐。于是就到文城“影视人生”看看评论,[
阅读全文]

前几天我开车送太太去洗牙,觉得在诊所干等挺无聊,就到街边的咖啡店买了杯喝的,然后坐在外面的patio,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们打发时间。不经意间转头面向斜对面的街区,看到一所旧式房子门前的屋檐下,一位长者坐在那里悠然自得地读书,稍许他会抬起头,凝望街区,若有所思.....
我远远看着老人家一举一动呈现的画面,读读书,看看人,想想事,或间发发呆,感到其[
阅读全文]

周六一早我们去中国超市买了包半成品的“拉面”,午间回来下锅稍煮后捞起,凉水一冲,伴上辣子和不同的调味品,美滋滋,俨然陕西的凉皮般爽口。俩人边品味边感概,早几年周边北方来的朋友突然兴起吃凉皮,但没多少人会做,于是好心人发帖子讲制作宝典,太太跟风也认真在家操盘,几经尝试,“皮”倒是成型了,少点“凉凉”之意,几次尝试后就放[
阅读全文]

人活着为什么?当生活中出现起伏更迭时,我们都会禁不住会回味一下这个问题,诸多答案中无非就是:为钱为财,为情为爱,为名为义....如此不同层次的“为”能否水乳胶溶,让人活的有滋有味精彩绝伦,这就要看造化及人所处的境地。马斯洛阐述了人的需求层次激励理论:层次结构从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
阅读全文]

朋友多与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交心,相处时彼此愉悦且相互欣赏,此乃精神层面上的共鸣。除此之外,形而下,也希望能于生活中互相提携与帮衬,一旦陷入困境,能拉兄弟一把,做不到有福同享,可希望有难同当。朋友间能够达成如此深切的关系,要看相互间心与心的距离,越近倾力越大,越远倾力越小,当然之间要看事要看情景,彼此说“不”也是完全有可能-:[
阅读全文]

在中国婚姻不是个人之事,而是两个家庭之事,如此观念对不对在不在理,暂且不说,倒是想分享一下身边的故事,看看能不能佐证这个道道。
在我们准备考大学的年代,大院有个领导的女儿,人长的挺水灵就是不太爱学习。家长着急,只能用“打压”的手段希望她心思在学业之上。女孩子郁闷,就时常到大院四处转转散心。那会刚兴烫头,她也不甘落后,有事没事[
阅读全文]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我们了解海二代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们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升学,如何走向职场,一步一步我们父母与他们感同身受,且体验着自己过往无法经历的一切。之中的参与,或许注入了我们大中华的或好或“糟粕”的传统文化,孩子听多少接受多少就看其造化及个人的性情。一旦他们走向社会,开始工作,恋爱婚姻,独立生活,过往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或[
阅读全文]

前不久写过关于钱币的博客【内裤藏大钞票】,之中说到我们成长的年代,人们对于纸钱的钟爱。如此时代的产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那时百姓没几个钱,一般人月工资低不上一张大团结,“消费”的概念躺在字典里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人们靠工资,月月把玩着几张十元大票盘算着一家大小的吃喝,数钱过日子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不[
阅读全文]

国内一年一度的高考上周热热闹闹登场,网上与之相关的报道也是相当的奇葩,比如““武警押送卷子”,男老师穿旗袍送考生入考场走红”,“北京考生约五万,河南考生128万”.....此外不少考点均有摄像头监控,考生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帘,学生想作弊门都没有。疫情下进行高考,国内倒是防疫先行,近日广州出现感染者,看CCTV电视上说,他们居然在医院给[
阅读全文]

近来儿子走出校门进入职场,咱松了长长一口气。目前第一步如愿以偿,下一步恋爱婚姻,成家立业就摆到仪事日程。儿子上大学没闲着,时不时也会dating,我们也交流过,作为父母对于未来的儿媳妇,心中还是有条红线,因而与孩子聊的时候,有意无意间会暗示或明示,有时还不得不解释说不是我们刻意歧视,有些姑娘确实难以接受,当然如果儿子刻意趋之,也只能尊重其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