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天人合一”的观念出于庄子的大宗师篇,所以天人合一与大宗师有浓厚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和自然或大道溶合一起,也是人和大道契合。而大宗师的意思就是效法“大道”作为我的老师。由此可見,两者关系密切。必先要效法大道,而后两者才能溶合一起。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創造了一个名词“真人”,並且提出道家的“气化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天人合一是国学裏的一个特别概念。因为大宗师篇有浓厚的天人合一的信息,所以將兩者合在一起讨论。天就是大自然的意思,也是大道的意思。所以天人合一的意思就可以说:人和大自然溶合一起的一体感,进一步可以与大道溶在一起。大自然存在道中,但不完全代表道,而道是无所不包。
大宗师的意思就是以大道为我们的老师,從大道与大自然中学习仁爱与艺术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国哲学可以分为儒、道、与佛家三部分,儒家哲学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始,道家思想以“道法自然”开始,佛家则以看空放下开始。三家哲学都以恬静为基础才能悟到宇宙的玄理。在庄子的齐物篇中,由南郭子綦的静坐而悟到了天籁之音。随后庄子在他的书中,寫出他所悟的天籁之音则是“天地与我並生、天地与我为一”,仅仅这句话就显现庄子的超人之处。假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庄子哲学中,他建议要以逍遥遊为人生宗旨,而必要条件就是齐一万物。除齐一万物以外,如果要有安逸的生活,有健康的身心就是第一条件,所以第三篇就是养生主篇(在此,主的意思就是心灵与精神)。在此篇中,莊子以巧妙有趣的文笔与寓言故事论述他的特殊工夫:缘督以为经。也就是顺着自然之理,去维护肉身和培养心性,以下就是依照各章的顺序一一讨论:(一)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2-24 09:21:18)
假如在此纷乱的世界能夠自保,而能够继续在人间生存的话,下一步骤就是要有悠然自得的生活。所以在庄子的哲学中,在他的人间世篇后,就是德充符篇,他希望我们先培养自己的品德,才可以有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莊子的哲学中,他建议我们不要太注重外表的形象。有的人仅注意自己的化????或穿著,或者有的人仅注重礼仪或言谈,有的人口中都是仁义道德,令人迷惑,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庄子内篇的第四篇是人间世篇。從其内篇,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与第二篇中是描述他的理想人生与其必要条件。第三篇与第四篇则回复到现实的人生。第三篇养生主篇则注重修养身体与心性。第四篇是人间世篇是如何在惡劣坏境中求生存。在人间世篇中,莊子叙述战国时期的国君的殘暴和专横,也在此篇发明他的“无用之用”的哲学,此哲学的确可以表达当时的知识分子之无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今年(2015)一月初,巴黎发生槍杀事件,数名穆斯林教徒,为了報复查理週刊所登载的嘲笑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而杀死了十多人。而在同年的二月中旬,丹麦又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一名丹麥出生的男子,22岁,可能也是因为要報复一名漫画家的作品而行兇。此两件事件都告诉我们,不要以为嘲笑其他宗教是一种言论自由,言论自由只是一个不合适的借口,也是一个錯误的观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缘督以为经”是庒学的名言,但是后来的道教人士卻曲解这个“督”字,將督字解释为督脉,故后来的道家的气功人士都引申为“打通任督两脉”为練气功的目的,但是並非庄子的原意。莊学中的“督”字应该是“自然”的意思,笔者將莊子养生主篇各章全部的大意略述于下,以证明庄子在养生主篇的意义就是顺自然。
在莊学的逍遥遊篇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莊子在齐物论篇中有一段寓言非常有趣,令人深思,而且可以让读者容易了解,在荘子哲学书中,他教我们如何去处理人间生活中不同的观点,进而逍遥自在,然后游乎四海之外。庄子用他的超人的想象力,教我们假装是一个外星人,由太空乘云气骑日月傲游到地球。当然在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代並沒有“外星人”的名词观念,所以庄子在寓言中也没有用“外星人”的字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庄学中有一短寓言,一共只有二十六字而且,但意义深远令人深思。亦因此寓言太好、故后人常常引用这句成语:朝三暮四。朝三暮四这句成语现代中国人都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恒心去作事,但这句成语在庄学书中本来的意思卻不相同,它的本来意思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又有什么分别?数目並沒有区别,又何必为此而有喜怒呢?兹先将白语文与原文抄列于下,而在寓言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