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庄子的齐物寓言:朝四暮三?

(2015-01-30 15:51:31) 下一个
在庄学中有一短寓言,一共只有二十六字而且,但意义深远令人深思。亦因此寓言太好、故后人常常引用这句成语:朝三暮四。朝三暮四这句成语现代中国人都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恒心去作事,但这句成语在庄学书中本来的意思卻不相同,它的本来意思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又有什么分别?数目並沒有区别,又何必为此而有喜怒呢?兹先将白语文与原文抄列于下,而在寓言的前后文都很精闢,也都是庄学齐物论的精华,故摘其重点一併讨论:


{一}庄学书中之白话文与原文:

〖白话文〗從前有一位养猴子的老人,分粟子给猴子吃,向猴子说:「早晨吃三升而晚上吃四升。」猴子以为太少而都发怒。老人就改口说:「不然就早晨吃四升而晚上吃三升。」猴子聼后就皆大欢喜。

〖原文〗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二}寓言之前文

莊子認为人间的是非、可不可、生死、成敗都是无谓的爭执,这些爭执都是自己设定的,人的行为就如猴子一样,朝三暮四而生气,朝四暮三而欢喜,其实这些气忿与欢喜,由他人观察分析,都是非常可笑的。齐物论篇的文章很长,以下只是择庄子书中比较特殊的名言列举于下:

1、可以或不可以,是或非,都只是名词而已:
〖白话文〗一方说可而一方说不可,一方说不可而一方说可。因为有是所以才有非,因为有非所以才有是。
〖原文〗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2、此是则彼非、彼是则此非。其实我方与彼方是相似的:
〖白话文〗我方与彼方其实夲貭是相同的。彼方中内含是与非兩方面,而我方也是含有是与非两方面。
〖原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3、虽然天或者地都仅仅是命名不同而巳,但万物都是息息相关:
〖白话文〗向上指是天而向下指是地,仅仅是人的命名而且。万物是息息相关的,万物正如组成一匹马各器官一样,都有亲密的关系。
〖原文〗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4、可以或不可以,如此或不如此,仅是人的称谓而巳:
〖白话文〗認为可以就称为可以,某人認为不可以就称为不可以。合于自然的道理就会成就万物,由人命名后、万物才有如此的称呼。什么是“然”呢?人認为然才称为然。什么是“不然”呢?人認为不然才称为不然。每件事物都有它是如此(然)的原因,每件事物都有它是可以的原因。如此了解后,就可以说:没有事物不该如此,也沒有事物不可以了。〖原文〗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5、成功或失败仅是暫时现象而巳,不必过分担心:
〖白话文〗万物分开的时候,就是合成的时机。万物成功的时候,就是毁灭的时机。所以万事並非一定成功也並非一定失败,仅仅是合乎大自然的道理而且。
〖原文〗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无毁,復通为一。

6、“道”只是自然而然,但不必知道其所以然:
〖白话文〗仅仅是自然而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这就是“道”。
〖原文〗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三}寓言之后文

莊子解释朝三暮四或朝四暮三仅是名词上的差别而且,不必斤斤计较。但是若要更上一层楼的话,他建议用他的“两行”的方式处理:

1、名字上的差別而巳,在实际上在无损失:
〖白话文〗实际上並没有損失,而或喜或怒只是人为的景象而已,故我们的言行应该随着自然。
〖原文〗名实未虧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2、以“两行”的方法处理人事:
〖白话文〗因此聖人以平和的方法处理人间的是或非,而心态则顺其自然依靠天理,这种手法莊子称之为“两行”。
〖原文〗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谓兩行。

在寓言之后,莊子马上就说:“名实未虧而喜怒为用”。也是朝三暮四或者朝四暮三其实是相似的,亦即老子所说的“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或者俗语的失之東隅得之西隅。但是庄子更进一步推荐他的“两行”手法以处理世间之事。

{四}讨论-庄子的齐物与两行思想

所有的庄子的哲学都起于这个齐物思想,才導至他的“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惟,再延申至他的独特的“与造物者为友”名句宏观。就如先有1+1=2的假设成立之后,才有代数与微積分的演算。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书中解释庄子的齐物为: “凡物皆无不好,凡意見皆无不对。” 简而言之,庄学的起点为对人间事物都不生分別心,再扩大之。而在心懭神怡时以他的特技“两行”处理人间瑣事。


他的两行思想在大宗师篇与山水篇更有详细说明,兹先把原文节彔于下,容以后再讨论:

1、大宗师篇: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2、大宗师篇: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

3、山水篇: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肎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干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参考】:对庄学有兴趣者请参阅我的博文中的【庄学的啓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