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老子哲学是劝大家一切要順其自然,不必干涉。所以在政治上要无为,作人要清静寡欲,生活起居要素朴,在社会中处人作事要处于柔弱,而且古代侯王要自称是“孤”、“寡”、“不穀”。在道德经Ch39中,老子申述领导人应该以贱为本,与以下为基的道理。在Ch39中,因为“一”是万数的开始,而道就是万物的宗祖,所以就用“一”代表道。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子的哲学的要旨是: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随着自然的。所以万物是以道为起点。在他的心中,大道是崇高无上的,也是宇宙万物的原动力。而在宇宙的地球中,老子将守道的人,称为德者,所以“德”就是顺随大道的人。而仁义与礼,是后来儒家所推举出来的贤者。仁者就是有仁爱之心的人,而义者就是行为合于儒家的为人之道的人。而礼就是待人接物的礼仪或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子的哲学的要旨是:道法自然,就是说:道是随着自然的。所以万物是以道为起点。在他的心中,大道是崇高无上的,也是宇宙万物的原动力。而在宇宙的地球中,老子将守道的人,称为德者,所以“德”就是顺随大道的人。而仁义与礼,是后来儒家所推举出来的贤者。仁者就是有仁爱之心的人,而义者就是行为合于儒家的为人之道的人。而礼就是待人接物的礼仪或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假如分析人类历史,古代的亚洲、欧洲、中东地区,都是分成许多小国。各国之间,都为自己的利益,常常有爭执与战争。所以一部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就是一个战争接另外一个战争。如何能避免战争,则是人类的大学问。老子哲学教人要一切顺其自然,要自求宁静,要求我们見素抱朴,因此不要贪婪,不要贪求享受,不要破坏大自然的环境。如此大家爱好清静,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老子哲学是教大家一切随顺自然而不强求,看似简单,但是,无论在一个大国或者小国家中,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只要有几个人不願随顺自然,而只是图私利的话,其他人也许会群起效法,譬如只要有一个人用了汽车之后,大家就会跟着用车,以致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古代的中国政治,都是以人治国的制度下,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人民的模范。所以老子在道德经Ch35中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前一章中,老子劝戒国君不要以武力去得到天下。但是,要如何才能可以得志于天下呢?老子在道德经Ch32透露一个自然的法则,就是侯王假如可以遵守大道的话,天下万物将要自动地归服。[原文: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賓。]随后,老子又简单地解释万物将自賓的原因。他说:大道是大公无私的,譬如阳气和阴气相结合时,就会下雨或有露水,而这些甘露之水,都不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道、充满在宇宙之间,同时也是宇宙的原始动力,万物也依靠大道的自然规律而生长。但是,因为道從来不干预万物的实际成长,所以万物都不感觉到道的存在,万物也不必去祈求道的恩宠才能生存,万物为了生存,不得不自行进化或者蜕变。万物其实是靠“道”的原则而自然生成长大,但道並不以为它就是万物的主宰,所以老子在道德经Ch34中以“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老子之道强调一切顺循自然,希望大家都作为守道的人,守道的人是心中拥有道,行为尊守大道,並且爱护自然。在道德经Ch33中,老子解释如何守道,如何修道。他提出了四点:1、有自知之明,2、去掉私慾而自强不息,3、知道滿足而淡泊财富,4、能够恒久有志与勤行于大道。这个简单的修养方法,可以使我们常处于道而不会离失,如此修行,身体虽然死亡而心仍然和大道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老子之道劝教我们要崇尚自然,一切都要順其自然,一切不要强求,最后可以修养成为一个守道之人。老子希望守道者应该堅守柔弱,不要处于刚强。而善于用兵的国君,則一定是以刚强当作为人作事的原则之人。而且用来杀人和打仗的兵器和武器,都是不吉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用的器具,在特殊的情况,有时候不得已才用,而君子是以心平气和为原则。假如一个有野心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孫子兵法一书,由于日本人的首先赞掦,而成为卄一世纪中最有名的兵法书之一。即使美国的西点军校也将此书列为必修课程,可见此书在兵法中的重要性。孫子兵法中最重要的观念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这个观念应该来自老子道德経的Ch30,在此章中,老子用不同的语词说了两次。他说:“其事好还”。又说:“善者果而已”。而孫子悟出其中的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