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到美国以后很快就开始了健身房的经历,至今断断续续也快三十年了。当年的健身房冷清安静,衣服放在locker里面不用上锁。每个器械想用就用,不用等。偶尔上一次aerobics之类的课,就几个人,感觉在上privatelesson。总之就是没什么人!现在的健身房比菜市场热闹。如果不算着时间去,很可能被人山人海淹没。每个机器面前都要等,或者就去用没人感兴趣的,你自[
阅读全文]
女儿的中文在同背景的ABC里面算不错了。听说能力在一分钟之内可以骗过国内的人,时间长了当然就该露馅儿了。读写能力靠着拼音和手机电脑也能凑合,也就是说打字可以,空手写不行。总结起来听说读写都属于少说为妙,言多必失的水平。
小时候在北京呆了一年,刚会说话就回了美国。如果由着她说英文,那后面学中文就比较费劲了。好在我们坚持住了,家里只能说中[
阅读全文]
这两年往北京跑了六趟,都是因为老妈身体不好。除了住院需要人每天陪,送饭,做检查等以外,在家里照顾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国内医疗现在也不都是一样的,比如医保制和报销制就有很大的不同。我妈还是报销制,好处不知道,坏处一大堆。比如不能随意选择看病的医院,看病要自己先垫钱,然后跑单位报销。这个报销就能把人烦死,她身体好的时候跑一趟半天时间,不[
阅读全文]

从大阪去奈良和神户都很方便,奈良稍微远一点。神户有海边景色可看,但奈良的人文景色更多一些。我们坐JR火车可以直达奈良,很方便。奈良是个非常小的城市,像中国的一个县级市,车站里的人明显比京都和大阪都少多了。承蒙车站值班人的推荐,我们买了一天多次乘车的一日票,还是一个挂在脖子上的小木头牌子。车票同时也成了纪念品,他们想的真周到,这个牌子我[
阅读全文]

又回到喧闹的大城市了。和京都不同,大阪就是一个商业城市。适合采购,吃美食,逛大mall,看热闹的街景,晚上河边还有乐队的演唱,日本女孩的舞蹈。漂亮的景点只有大阪城公园和里面的寺庙及周边一带。当天住进难坡的假日酒店,这里的英语好太多了,可以用句子交流了。不像以前,都是用单词,有时还要写出汉字他们才知道意思。这一点很特别,越老的日本人越能认[
阅读全文]

去城崎温泉的路可谓一波三折。本来查好了一班火车中转一次后中午以前可以到达,但在火车站没有看到这一班火车。站台上都是西装革履的上班人,好像只有我们拖着箱子。好在碰到一个台湾人可以说中文,才帮助我们上了火车。车站和车上的穿制服的英语都二把刀,说不清道不明的。总算到了中转站,总算看到同是拖箱子的同胞,台湾的和大陆的。我们总算知道没有坐错[
阅读全文]

第三天跑的远点儿,岚山区。岚山风景区有山,有水,有寺庙,更有城里没有的空旷,竹林和郊野气息。坐车先到总站的大觉寺,没觉得有什么特点。很快出来去岚山公园,其实这只是一站,不是一个真的公园。这里依山傍水,在桥上看着宽宽的河水和小水坝带来的落差,河边散步拍照的游人,感觉终于离开了城市的精致,来到了大自然的粗矿怀抱。车上就看到有人带了登山[
阅读全文]

到京都的第二天终于晴天了。我们先去最有名的福田稻荷大社。比起昨天这里绝对是人山人海,更有许多穿了和服的游人。据说这些在景点穿和服的大都是中国人,仔细观察应该差不多。他们一开口说话就露馅了,另外气质做派都不一样。不过有勇气穿着夹脚高底硬拖鞋来玩景点已经让我服了,我可没这个勇气,摔一跤更不得了。大社门口:中国人还有个特点就是到哪儿都拜[
阅读全文]

日本在我们国人的眼里一直是一个让人恨,又令人敬佩的国家。他们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大,却处处干净,安静,有条理,人们有礼貌,有耐心。他们的产品吸引着我们,大到电器,小到药品零食。我们在那里扫货的时候绝不会担心买到假货和伪劣产品,买的越多免税额越高。难怪在日本的大城市里大小店铺都挤满了中国人,连店员都是在日本读书的年轻打工者。
离开台北到[
阅读全文]

台北的西边有个颇有名的淡水老街,是集采购,美食,海边骑车散步于一身的漂亮地方。尽管天热,我们还是一大早就到这里逛。海边一排店铺都还没有开门,行人寥寥,周围除了海边步道,旁边的小街也很别致。石板路很干净,各种小房子很有点艺术的味道。淡水入海口:走完海边我们来参观这里有名的一景:红毛城。这曾经是台北最早的英国领馆,也是中国最早的。一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