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拼到老

在字句里看过去现在和未来
个人资料
chunfengfeng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汉魏乐府·杂曲歌辞 董妖娆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
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教彼姝子:何为见损伤?
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
秋时自零落,春日复芬芳。何如盛年去,欢爱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龙门夺袍 龙门应制
宋之问
宿雨霁氛埃,流云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树花初发。
洛阳花柳此时浓,山水楼台映几重。
群公拂雾朝翔凤,天子乘春幸凿龙。
凿龙近出王城外,羽从淋漓拥轩盖。
云跸才临御水桥,天衣已入香山会。
山壁崭岩断复连,清流澄澈俯伊川。
塔影遥遥绿波上,星龛奕奕翠微边。
层峦旧长千寻木,远壑初飞百丈泉。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舒芜为《韩愈诗选》作序说:“通观韩愈这个人,尽管是博学高才的大文学家,但是气质上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躁急偏狭,无容人之度。他在仕途上,又特别热衷利禄,无恬退之心。他的诗篇当中,经常贬低朋友,好为人师,攘斥异端,自居正学,就是偏狭的表现。他在诗中,一再公开地以富贵利禄教子,在儿子面前吹嘘自己的交游如何光显,就是热衷的表现。二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宋朝的成就并不逊于汉、唐两朝,它不仅是汉、唐社会的继续发展,甚至在程度上还要高于汉、唐,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与汉、唐相比,宋朝能够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这样大的发展是十分不易的。 首先,宋朝继承的政治遗产不利,当权者容易失去自我。秦、隋速灭,其重要因素是开国皇帝在完成统一的巨大胜利面前不能自持,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诗选 天宝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进京。虽然玄宗并没有给李白安排什么官职,只是让他待诏翰林,但是,这个临时、候补的身份,却让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杨贵妃的机会。天宝三载(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离开朝廷,离开长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过一年半时间。为什么? 有证据表明,李白进入宫廷之后,的确也是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据宋代坊间传闻:宋祁长得挺拔俊俏、英姿勃发,越看越像神仙中人。
宋祁做官有自己的一套,他从不参加任何派别,和晏殊的为官风格比较接近。但无论是在他主持的财政、建设项目上,还是在政治、文化工作中,都成绩斐然。虽然他风流倜傥、喜好声色,仕途却因此波澜不惊、顺风顺水。而且,他的文采老早就被广为传播,可谓人尽皆知。
一天,宋祁在汴京城的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说起唐伯虎,肯定会马上使人想起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倜傥,浪漫非凡,不是“三笑点秋香”,就是周星驰戏巩俐,典型一个正面“西门大官人”加上狂傲“柳三变”的合成体,其人玉树临风,白面朗目,风花雪月之中,花丛锦绣陪衬,绝对联想不到“穷愁”、“厌世”、“潦倒”、“蹇涩”、“痛哭”、“渲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汉魏乐府·杂曲歌辞  所谓杂曲歌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一些乐曲歌辞。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把它称作“乐府杂题”,宋郭茂倩把它单独划成一类叫做“杂曲歌辞”。根据郭氏的解释,之所以称为杂曲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容庞杂,情思所感、宴游所发、忧愤所兴、别离之怀、征战之苦,兼收并蓄,时间跨度也大。二是形式杂乱,有的有辞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汉魏乐府·相和歌辞艳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这首《相和歌·瑟调曲》可以和同为相和歌的《饮马长城窟行》相对读。《饮马长城窟行》是写一位闺妇对远方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汉魏乐府·相和歌辞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恩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舆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
“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