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7-03-08 10:34:41)
六结束语
亚洲北方诸族对世界人类,语言和历史的伟大影响是无法低估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他们的文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但也玉成了他们坚毅刻苦的意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统治艺术。而中国史学则承担了记载他们的历史和人文的最重要的责任。然而史载留给我们的毕竟只是一些片断,语言也随着时代的迁延和种族的融合而游移变换。但是,正如于群星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08 10:34:16)
作为古Magyar人来自远东地区的语言遗产的一部分,现代匈牙利语中的许多动植物名辞和有关辞汇,仍与满语、蒙语、锡伯语或古代的契丹语一致。有些匈牙利语辞,也为我们考证满语和蒙语的古代语辞提供了对照。下面我们表列了一部分这类相关辞汇:
汉语 满语(锡伯语) 蒙语(契丹语) 匈牙利语
树,木 moo mo fa
花 ilga tsetseg virag
动物 mal a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08 10:33:51)
史籍的记载,有助于我们识别那些源于古代蒙古语族各部的匈牙利姓氏。例如《魏书勿吉传》所记载的勿吉的邻国(部)名中的:覆钟、库娄、素和、郁羽陵、库伏真等,以及《新唐书室韦传》所载的二十多个室韦部落中的:如者、婆莴、骆丹、那礼、落坦等,多可以在现代匈牙利和古代女真族的姓氏序列中找到它们的对应者:
覆钟 (Fejes, 吾塞),
库娄 (Korosi,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08 10:33:23)
一、引言
作为一个现代欧洲民族,Magyar人(即匈牙利人)和他们所使用的Magyar语的起源,始终是历史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一个难题。尽管Magyar人已经在印欧人种环伺的中欧腹地生活了一千多年,但是他们仍然使用着一种在语辞、语法和韵律上,都与亚洲北方诸族相似的语言,他们的姓氏和称谓仍以亚洲式的姓氏-名字-身分为顺序,如:AranyJanosur(爱新亚诺什先生),而与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03-08 10:32:47)

朱学渊
一、引言
作为一个现代欧洲民族,Magyar人(即匈牙利人)和他们所使用的Magyar语的起源,始终是历史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一个难题。尽管Magyar人已经在印欧人种环伺的中欧腹地生活了一千多年,但是他们仍然使用着一种在语辞、语法和韵律上,都与亚洲北方诸族相似的语言,他们的姓氏和称谓仍以亚洲式的姓氏-名字-身分为顺序,如:AranyJanosur(爱新亚诺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由于汉字系统非表音的特殊性征,我们今天最明白的也只能是包括各种方言在内的“现代汉语语音层”,其次才是那些“韵书”所记载的所谓“中古音”。人们对上古时代汉语语音的探索,只是基于中古汉语语音,参照某些对比系统的“反推”或“猜想”。“诗韵”和“藏语”,大概是中外语言学者们用得最多的两种对照系。作者在欣赏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还想以本文的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然而,一重亲缘关系的存在,并不能排斥另一重亲缘关系。在“音节”和“词序”形态上,貌似截然不同的“汉语”和“北方诸族语言”间,或许有着不亚于“汉语”和“藏缅语”间的关联。如,从基本语汇来看,汉语中的“阳”和“水”字,可能就是突厥语的hun和su,“岭”字则是源自通古斯语的alin;而“泥淖”的“淖”,则是来自蒙古语的“湖泊”一字nuur。
“汉字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巫马施”
与“巫马”同源的“胡名”、“胡姓”随处可见。《魏书》所记载的人名“务目尘”[56],氏族名“侯莫陈”[57];《新唐书》记载于阗王“姓尉迟氏,名屋密”[58];宋代西夏民族则有“嵬名”、“讹命”等姓氏;《辽史 兵卫志》则记载了“属国军”名“乌马(山奚)”和“胡母思(山蕃)”。这些人名-氏族名,和中原地名“侯马”、“高密”,新疆地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公"姓诸生
在孔子的七十七个弟子中,含"公"字的姓氏有九种、人数则达十一人之多:"公冶长,齐人,字子长";"公皙哀字季次";"公伯缭字子周";"公西赤子华";"公孙龙字子石";"公祖句兹字子之";"公良孺字子正";"公夏首字乘";"公肩定字子中";"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箴字子上"。此外,《史记》还说:"黄帝者,……姓公孙"[30]。因此判定这些含"公"姓氏的族源,对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古代中原汉语中的北方诸族语言成分
-从春秋时代齐鲁地区人名和地名得到的启示-
朱学渊
一、 引言
"语言"是"民族"认同的要素之一。"汉语"的形成机制,无疑是"汉民族"起源的关键问题。它的方言分布,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洞察性的信息。以"北方官话"和"西南官话"所代表的"北方汉语"语音的统一性,表明它是一种传播和融合性的语言;相反,在种类繁多的"东南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