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结束语
亚洲北方诸族对世界人类,语言和历史的伟大影响是无法低估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他们的文化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但也玉成了他们坚毅刻苦的意志、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杰出的统治艺术。而中国史学则承担了记载他们的历史和人文的最重要的责任。然而史载留给我们的毕竟只是一些片断,语言也随着时代的迁延和种族的融合而游移变换。但是,正如于群星万点中可以看到一条银河,本文即是从语言、姓氏、历史故事和人类互相征伐的记载中,企图窥判一个极有作为的民族的全息性的始末。在注意到蒙古语族,突厥语族与Magyar人的毋庸置疑的血缘关系的同时,本文所力图证明的是具有辉煌历史成就的女真-满族的祖先??人,对于在科学、文化、艺术、体育诸方面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匈牙利人来说,则是他们更为重要的远东祖源。
如此重大的课题,必然会使本文在论述上有所缺失,甚至错误。如能由此而引发学术上的争议和兴趣,作者将由衷地欢迎。
感谢蒙古国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Narankhuu (太阳之子) 先生启示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感谢美国Furman大学的匈牙利留学生RosserBetti小姐提供的近两百个具有明显东方祖源的Magyar姓氏。中国社科院陈智超教授的的史学知识,也曾给我帮助。美国Charlotte市的匈裔市民Szabo先生、Szima女士和Nyiri小姐对他们的东方祖源的不疑给我以鼓励。特别是Revesz教授、Saygo先生、Soos教授,与我耐心的语音切磋和讨论,他们对全文观点的基本认同,予我以学术上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Constatine Porphyrogenitus, De AdministrandoImprio, Washington D.C.,Dumbarton Oaks,1967,p.175.按:此英译本所列八个"Turk"部落为:Kabaoi、Nekis、Megeris,Kourtougermatos、Tarianos、Genach、Kari、Kasi。一般认为Kabaoi部滞留于摩尔达维亚而未入匈牙利地区。余称Magyar七部,匈牙利文则译作:Nyek、Megyer、Kurtgymat、Tarjan、Jeno、Keri、Keszi。
[2] E. Lengyel, 1,000 Years of Hungary, New York, John Day Co., 1958, p. 15.
[3] P. Golden, "The People of the Russian Forest Belt ", in D. Sinor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29-255.
D. Sinor, History of Hungar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76, pp.15-22.
C. Macartney, Hungary, a Short History,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62, pp. 1-17.
D. Kosary, A History of Hungary, Cleveland, Benjamin Franklin, 1941, pp. 1-18.
[4] E. Lengyel, 1,000 Years of Hungary, New York, John Day Co., 1958, p. 13.
D. Dunlop, The History of the Jewish Khazar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 p. 98.
韩儒林《穹庐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页80。
按:在匈牙利语中称Pechenegs部为Bes(h)enyo,音似"伯岳吾",它可能就是《元史》所载的"钦察伯岳吾部"; 阿拉伯文献则记之为Bajanak,音似"巴颜"。也证明了韩儒林先生认为"伯岳吾"是源自于"巴颜"一字的说法。
[5] T. Vuorela, The Finno-Ugric Peopl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Press, 1964, pp.1-15.R. Harms, "Uralic Languages", in The New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90, Vol. 22, p.701.
[6] P.Ignotus, Hungary,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2, p.21.
[7] E. Lengyel, 1,000 Years of Hungary, New York, John Day Co., 1958, p. 9.
[8] 格列科夫等《金帐汗国兴衰史》, 余大钧译, 商务印书馆, 1985, 页53。
[9] 《北史》卷九四,《契丹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曰:"其莫贺弗勿干,率其部落……"。
按:"勿干"意为"智者"或"善射者",应读作mergan,故"勿"应读作 "莫"。
[10]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地图出版社, 1987, 页78-79 。
[11]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页409。
[12] 韩儒林《穹庐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页471。
[13] 李树兰等《锡伯语简志》, 民族出版社, 1986。
白友寒《锡伯族源流史纲》,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86。
《锡伯族史论考》, 辽宁民族出版社, 1986。
贺灵等《锡伯族风俗志》, 中央民族大学版社, 1994。
[14] 《侍卫琐言补》,转引自《锡伯族史论考》, 页12。
[15] 《魏书》卷一百,《勿吉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曰:"乙力支称:初发其国,乘船溯难河西上……"。
[16] P. Golden, "The People of the Russian Forest Belt ", in D. Sinor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arly Inner Asia,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0, p. 245.
[17] P. Pelliot, La Haute Asie, Paris, 1931, pp. 25-28.
[18] 陈述《金史拾补五种》,科学出版社,1960,页133。
[19] 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四,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1997,页394。
[20] 陈智超《粘氏族谱考》,待发表。
[21] 杜亚雄"裕固族西部民歌与有关民歌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第四期, 1982, 页22; Du Yaxiong, "AncientHungarian Folk Songs and Shamanic Songs of Minorities of North China",in T.Kim and M.Hoppal,ed., Shamanism in Performing Arts, Budapest,1995, p.123.
[22] C. Macartney, Hungary,A Short History,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62, pp. 8, 21.
[23] 马长寿《乌桓与鲜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页251。
[24] 沙畹《西突厥史料》, 冯承钧译, 商务印书馆, 1958, 页204-208。
[25] 孙秀仁,于志耿"?矢石?探源", 载《史料汇编》第二辑,黑龙江博物馆出版, 1979,转引自陈芳芝:《东北史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页81。
[26] 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余大钧译,商务印书馆,1986, 页112。
[27] 宋和平《满族萨满神歌译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 页15。
[28] D.Sinor, History of Hungar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9, p.18.
[29] C. Macartney, Hungary, A Short History,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62, p. 18.
[30] C. Macartney and G. Barany, "Hungary", in The New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90, Vol. 20, p. 700.
[31]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突厥传上》,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2]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契?何力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3]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4]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5]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6]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7]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8]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39] 贾敬颜"东北古地理古民族丛考", 载《文史》第十二辑, 中华书局, 1981, 页149。
[40]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一,《薛仁贵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41]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契?何力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42]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43]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渤海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44]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黑水??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45]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高丽传》,标点重印本,中华书局。
[46] 贾敬颜"东北古地理古民族丛考", 载《文史》第十二辑, 中华书局, 1981, 页135 。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