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雅美之途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华裔张泰苏将于2019年7月1日成为耶鲁正教授,而且是耶鲁法学院的教授,耶鲁法学院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超过20年的排名里永远第一。消息传来令人振奋,为这位小中男高兴。这个晋升应该是相当困难的,在没有改革前,取鲁把终身教授的评审定在副教授升正教授的这个级别上。最残酷的是耶鲁在启动你的评审时,会在学术界重新登广告让世界各路豪杰也来与你竞争,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IndianaUniversity,Bloomington,Indiana 那天与一位十分优秀的华裔医生吃午餐,他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得的博士学位,现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做了几年的博士后。他沒日没夜地工作,成果甚丰,可以预见他独当一面的那一天。我们自然谈到德国的教育,以及德国医学研究与美国的不同,我的母校同济本身就是德国的产物。他有亲身的体验与感悟,我能够分享的是他在美国的产出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我们的直接邻居,心脏外科医生RickBarner(巴勒医生)在去年12月31日去世,享年85岁。照片右手边的尖屋顶的豪宅是他和太太最后20年的家,为18世纪初英国安妮女王时代的建筑风格。周末有个纪念聚会,我们都去了。中国土豪恐怕也受不了这栋建于1891年的房子,现在价值160万美元,但是修起来是个无底洞,据说需要修屋顶的讨价还价的费用是60万美元,他们正与保险公司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今天上班路上,与太太谈及我的前犹太老板。特别是他在我刚到美国时,教给我的颠覆中国传统的观念与做法,似乎在我身上有些潜移默化:首先,尊重成功人士而不是无产阶级,他们有钱和成功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的,特别是如果那些钱是在自己的手上赚来的;其次,尽可能与成功人士交往,并且企图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当时我们发表文章是会买论文的单行本的,老板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这个落款“狠心父母”的小字条,引来一段中美故事,小字条始终伴随着那位中国女孩,她出生三天遭遇的命运是被丢弃在苏州的菜市场里。字条先去了孤儿院,一年后又远度重洋到了美国密西根;当时这位女婴被美国白人夫妇领养,随后在基督教家庭长大成人。
中国夫妇称受各方条件所迫抛弃了这位超生的女儿,为万不得已的决定。从生活困难到一胎化政策,他们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我根本不知道陈小平是谁,有人把他视为名星而大肆宣扬,还来了个“世界沸腾了!全球震惊了!”,幸好世界科学界懂中文的人不多,不然会气得心梗发作。我看了那些帖子后,十分反感,便写道:“大家不要随便信这家伙,不走同行评议正规发表论文的途经,走新闻炒作的人,多是骗子。我不是疟原虫专家,但是疟原虫进入红细胞的一个受体就是我研究的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EvanSadler(文中称为Evan或桑德勒)的Visitation(追思和遗体告别议式)回来,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俗称疯牛病的一种)于12月13日夺走了他的生命,享年67岁。桑德勒从发病到去世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病情发展之迅猛几乎是以天来计算的。他坚持上班,但是在同事眼前,他的病情从走路不稳、到需要拐杖、再到完全依靠轮椅不断地恶化着。在癌症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不知是在哪里看过的一篇文章,劝你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你正专注事业又没有太多成功的苗头,不要参加大学同学的聚会。那英文文章指的是美国哈佛或耶鲁等名校,我想这劝告对东西方的大学都适用。因为在欢乐聚会的氛围下,总会有混得好的同学出来风光,形成攀比压力,而你需要长久付出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寒碜的现状会让你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想当年兄弟们不是上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DavidBaltimore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人类基因编辑会议上发言。首次接受国内资深媒体人的采访,打破了我多年来定的不接受采访的自我约束。因为这涉及人类基因编辑的事件太重要了,对中国和世界都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只有雅美之途的文字是我的观点,我与那些律师的观点无关。另外,这篇文章延迟的原因是因为经过了慢长的审稿过程,下面为来自访谈的文字:黄微对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为医学院院长DavidPerlmutter也弄了个讲座教授,他曾经在华大做了十几年教授后去匹茨堡大学当儿科主任,华大几年前招他回来做医学院院长,今天由他讲作为世界医学领袖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左边Bauer夫妇是华大的大金主,他们捐款设立讲座教授和建造主校园的楼。美国大学潜意识青睐犹太人和白人,招太多华裔导致捐巨资的成功人士减少,钱没有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6]
[107]
[108]
[109]
[1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