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54)
2015 (47)
2016 (67)
2017 (115)
2018 (85)
2019 (93)
2020 (173)
2021 (141)
2022 (166)
2023 (174)
2024 (219)
2025 (1)
这个落款“狠心父母”的小字条,引来一段中美故事,小字条始终伴随着那位中国女孩, 她出生三天遭遇的命运是被丢弃在苏州的菜市场里。字条先去了孤儿院,一年后又远度重洋到了美国密西根;当时这位女婴被美国白人夫妇领养,随后在基督教家庭长大成人。
中国夫妇称受各方条件所迫抛弃了这位超生的女儿,为万不得已的决定。从生活困难到一胎化政策,他们找尽了理由为自己辩护。他们为了躲避政府对超生的控制,选择在太太的苏州姐姐家生产,那是发生在1995年的事。在我看来,再多的理由也说不过去。这位父亲虽然穷和没太多文化,但是他在字条上聪明地给出了一个请求,希望在孩子十岁或二十岁时,在一个七夕节的早晨,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相见。那一带的人比我们湖北人开化得早(指向西方的开放,不是指历史的悠久), 我们是土匪出身的多,也成就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我们在十几年前第一次去杭州、绍兴、苏州和上海,我太太说她以拥有那里的血脉而自豪,让我这湖北佬好沒面子,想来她还拥有不少的湖北血统。
白人夫妇有两个亲生儿子,但视这位领养的中国孩子Kati(全名Catherine Su Pohler, 姓为德裔)为己出。基督徒还有这品德,要让上帝知道,他们对领养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只有更好。Kati在五岁时问母亲自己是否从她肚子里出来的,她被告知一位中国女性生了她,但是她永远拥有领养母亲的心。Kati知道自己被领养的文件和那小纸条就在自己房间的柜子上,她没太多兴趣读,也读不懂。Kati愉快长大,高中毕业,并且去读了父亲和俩哥哥都读的位于密西根的私立文理学院Calvin College,那里学费和生活费加起来为每年4.4万美元。
领养父母应该知道那纸条的意思,他们抵美国后找人翻译过。在Kati十岁时,她的美国父母托一位姓吴的中国人真去了杭州的断桥,断桥是杭州传统上亲人重逢的地方。美国领养父母向中国生父母传递信息,说你们女儿在美国很好,愉快而健康地成长着。但是美国父母不愿透露进一步的联系信息,理由是她还小,大家不应该打扰她的生活,潜意识是不愿意失去这女儿。这也可以理解,我们家的狗Teddy现在九月大,它的狗父母自然无力要回它,但是孕育它的机构如果想把它要回,我是会跟他们拚命的,再多钱也不行,我以前知道从中国领养孩子可能需要几万美元的费用。
领养父母派的人在断桥上错过了Kati的生父母,那人因为工作太忙没有赶上从早晨到下午3:40 PM都在那里等的生父母,但是媒体人使吴姓中国信使与生父母相见。中国生父母确实希望与自己的女儿在断桥上相见,中国媒体采访了生父母,并且拍成了中英文纪录片,那影片里尽是真情的流露。看了这媒体报道和记录片后,美国父母开始紧张了,白人母亲用的词是petrified(目瞪口呆), 他们害怕孩子不保,可能会被送回中国,所以他们不愿意进一步的联系。美国父母在以后的岁月里维持了这样一个家规,那就是如果Kati不问他们也不说,他们的理由是,一则不想打扰Kati,再就是不知道她是否想要联系。中国生父母永远没有放弃见自己孩子的决心,从此以后,每年的七夕都去断桥希望见到女儿。这里要提到的是这位影片制作人,他在美国宾州留过学,他通过侦查的手段找到了在密西根的美国领养父母的家。
直到Kati已经20岁后的一天, 她在车里问妈妈自己被领养的事,母亲便告诉她,他们曾经与她的生父母有过联系,称不告诉她的原因是为了不影响她的成长,在这点上Kati是不认同美国父母的说法的。领养父母告诉Kati那个十年前的纪录片,Kati在图书馆看后落泪,尤其当她得知自己的生父母还是那么思念她时。她愿意认他们,虽然这计划又拖了一到二年。
团聚后中美两对父母的视频特别令人感动,Kati的生母感谢美国父母把女儿培养得这么好,美国父亲说我们今天沒有失去任何东西,为Kati高兴,她应该知道我们永远爱Kati。但是Kati的生父说出的一句话点出了中美文化之差别:如果领养父母是中国人,他们恐怕永远不会与女儿再相见。在圣路易斯,美国人甚至成立组织,带着自己领养的孩子参加中华日或读中文学校,让他们认同中国文化。
我虽然学医和做生物学研究,我自然知道生父母的基因给了Kati生命,但是人是社会的动物,我更看重后天的养孕,现在学界也是相当关注epigenetics,翻译成表观遗传学还蛮恰当,即那些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那些从一岁到二十多岁每天的付出是无价的爱,希望Kati也会明白这点。
从Kati和他的亲姐姐Xiaochen也可以看出中美文化之区别,当然有些是乡村与城里人的区别。Kati长得高和壮很多,户外运动使她的皮肤黝黑,我以为圣第亚哥饱受紫外线的华裔才会这样,看来那里户外活动多的华裔都如此,而Kati的姐姐则是皮肤白皙的办公室女士的形象,肢体和口头语言也没有美国妹妹那么开朗大方。
对于Kati来说,只在孤儿院过渡了一年,马上进入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在白人为主体的社区长大,现在拥有同样爱她的两对中美父母,这没有被设计或看似不幸的人生同样精彩。
Kati与美国领养家庭。
Kati(中文名为静芝)与中国生父母和姐姐。
Kati与她的亲姐姐。
皮肤的色泽、身材,当然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但外貌不止是皮肤而已,从两人的面貌看去,Kati 的姐姐像父亲的多,Kati 自己比较像生身的母亲。(比较脸型、五官的比例等)。但皮肤色泽的遗传正相反(这是可能而且常见的)。 至于肢体和口头语言,那就要看观察者的出发点,免不了会带有文化的偏见的。 可以想想看,现在美国社会通行的 言谈、姿态,100年前的美国社会不一定会认同,即使是现代的欧洲国家也不一定都完全认可美国式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