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年持续高速增长。我是过来人往回看,其实是心中已有的数。但是对当年那些做决策的人,比如说“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或者一会儿说二十年钢产量超美,一会儿又说也许要一百年的,真的是很大胆假设。
于工业化初期,很多国家的工业增长率都会超过10%。只是不会持续几十年。有人说民国也有过工业化,只是被日本侵华打断了过程。可惜这只能永[
阅读全文]

二.荒诞的现实
上次我的分析到此为止。结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规中矩,既没耽误,也没啥奇迹。但是读者非常不满意,因为我没有批判文革动乱,也没体现改革开发的优越性。总之是政治不正确。特别是题目用了“中国在文革期间经济增长不能算慢”,更是炸锅了。
这就是个临时拍脑袋出来示意,我也并没指望能用来证明什么。那就和实际比较一下吧。以1952年的[
阅读全文]
一.可笑的模型
奇迹论,崩溃论。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一抓就灵。XX经济学。诸如此类,其实都是在拉经济的虎皮搞政治。变着法子说我行对手不行。现在全世界都学会了,。。
我曾经随手划拉了一个数字游戏,因为将所有的变量都固定死了。都不好意思称为模型。姑妄称之为中国经济增长预测模型。1950年,中国农业产值是工业的两倍。让我们以1950为[
阅读全文]
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相反,我不认为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有事先可以预计的必然性,也不认为有”从低级到高级”的既定道路。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都是事后诸葛发现的。而我说的历史,是指我们人类对过去的活动的记忆、记载、或描述,这种《历史》才是有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被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尽管此话耳熟能详[
阅读全文]

国民党总统府代笔室,始于蒋介石。我觉得老蒋作为总司令字写得不算差。但不合他混在国民党。而国党,历届主席委员长常委,都是大书法家。即使去掉那变态的民国四大,什么张静江、戴季陶、汪兆铭等,写字上与老蒋也是天地之别。老蒋好面子,郁闷欲死。找几个代笔也是无奈之举。毛泽东则无需代笔。共党中完全没这个竞争问题。今以小人之心揣测代笔之说,实在可[
阅读全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有网友在讨论中提到“凡人逻辑”、“俗人逻辑”等,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前面讲得都是神仙打架,问题是这形式逻辑对我们今天普通人来说,还有没有用?有用没用,全看这个工具的自身定位。比如梯[
阅读全文]
我是南京人。遇到南京大屠杀的话题,从来都是沉默的。三十万先辈的冤魂,都在我背上。让我说不出话来。他们时刻住在我心里。我可以为他们说话,但是,冤死的先辈们,已没有什么话还需要对这个世界说。我已经是埋在万人坑近百年,身首分离的尸骨。不知道什么数字。被杀时,掉的是头颅,洒的是热血。就是我的全部。现在,这些也都没了。为了精确数字,要我们站[
阅读全文]
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有中立人士说了:我们平常说话,多少总得讲点逻辑(至少没坏处)吧?听闻此言如此这般地诚挚中肯,让我十分感动,十分冲动就要点赞。然而,稍一多想然后拒绝了。一来么,这句话大体上多余。二来,显得有些矫情。若是泛泛谈逻辑,确实多余。逻辑一词源于古希腊语逻格斯,[
阅读全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最后一句话,画蛇添足。将好端端一场市场营销,沦落成无趣的逻辑学研究心得(Woops!不小心说漏嘴了--中国古代偶尔也有点小逻辑)。[
阅读全文]
我听说过一个这成语的背景故事,是用来赞叹某人的算术神技。说他每次计算到结果,其算筹都恰好用完,一根不多一根不少。当时很腹诽这造词者的外行。这根本不像在真的计算什么。很可能是在重复做烂了的题目来炫技。如今想来,是自己幼稚了。不懂其中哲学深意。因为任何达到自洽的形式体系,都给人以强烈的先验感,从而也都应该是“算无遗策”的。先验一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