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传人

祖国在唱红歌。祖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在延续,因为有文革的传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们民族的文革。
个人资料
文革传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红宝书返读”  十八、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1国际主义者的共产党员,是否可以同时又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呢?我们认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应该的。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日本共产党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红宝书”返读  二、阶级和阶级斗争
1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
太祖爷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讲清楚的第一高手。可是,这里正相反,把简单的事情有意说的玄虚。不就是有的穷人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8)
“红宝书”返读   十七、为人民服务
1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应该”是这一段的重点。还是没有走出孔夫子“求仁”的格局。不“全心全意”了怎么办?如果连半心半意都没有,像2010年红遍网上的山西吕梁地区村官王支书公然宣示“我不贪污,当官干啥?”。所以,太祖爷的道德劝说,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题注:“红宝书”,从小倒背如流。那个印记,与生长存。后来,说是“红宝书”不代表“毛泽东思想”了,而要大家掌握真正的“毛泽东思想。具体那个“思想”是啥,一直没搞清楚。小时候的事儿总想琢磨一下,就是为了弄清自己是谁。搞不清楚的事儿,无法反思,只能从知道的入手。这里把原来学的“红宝书”返读一番。“红宝书”之外,当年太祖爷的诗词也没少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2011-08-12 18:31:02)

各位朋友、网友、先辈、同龄与后生,这个“咱们”与“文革”的系列到这儿就结束了。谢谢各位的关注、支持与讨论,两位作者在这儿给各位鞠个躬。文革,应该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的,落到中国人头上,就是咱们的责任把它的前因后果理清楚,让日后满世界想再搞文革或是避免文革的有个借鉴的落脚点。两位作者文革开始时正是7岁大的小屁孩,文革塑造了我们的人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文革从头至尾,只有一个贯穿全程的旋律,就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太祖爷的杀手锏。从起家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始(注1),太祖爷就认定,要取胜,就要找多数做朋友,把少数敌人打败。于是阶级斗争就成为太祖爷取胜的不二法宝。成为太祖爷的法宝,需要咱们大家配合,结果真的配合良好,于是就有了文革之前太祖爷的感叹“阶级斗争一抓就灵”(注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同志们”,太祖爷可以号令全国上下的三个字。 文革时,笔者们还小。在学校里,相互间直呼其名。可是走出学门,见到大人并不称叔叔阿姨,而以同志相称。进了副食店买酱油,问一声“同志,给拿瓶酱油”。售货员可以是爷爷辈的年岁,被称同志也不会见怪,会卖一瓶酱油给你。同志成了全民通用的称谓,取代了以前的先生,小姐,太太等一干称呼。笔者之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从头到尾(1970年到1976年)存在过七届的“工农兵学员”是文革中倍遭痛恨的特色事务。其实,以文革时全社会的亢奋,大学就是不收工农兵学员而只收爱因斯坦类的奇才进去,也酿不出相对论。加上当时高等教育规模有限,七年下来所有“学员”放在一起总数并不大,对高等教育不该有持久的影响。可是,它的震撼力巨大,不是在高校之中,而是在高校之外的社会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咱们封建皇权社会两千多年下来,靠的是孔夫子的一套东西维系。识字率不高,四书五经不是所有的人都念过,众多文盲如何追随孔夫子?其实简单,就是家教。母系的奶奶和妈妈教育孩子做人要厚道,别欺负人。基本上就是孔夫子的道德学,仁。父系的父兄们教育孩子,要有规矩,该磕的头都得磕。基本上是孔夫子的社会政治学,礼。你我在无形之中就都是儒家人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1-07-28 18:53:29)

文革时上小学,笔者之一班上有个张姓男同学,木呐寡言,平时很少加入男孩子间的的嬉闹打斗,可还是常遭其他孩子们的欺负。一次,被别人恶作剧,他愤而反攻,正在握拳相向时,围观的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麻铺”的喊叫。该同学的脸马上胀的通红,紧握的拳头放松了,虽然对手还在继续挑衅,可他已没有了反应,转过身低头走开了。原来,该同学的父亲曾经经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
[71]
[72]
[73]
[74]
[7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