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小报”寻根又六十三篇。大祖公开场合读稿念错字,“出中相”,已经好几次了。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那个“轻关易道,通商宽‘衣’”。要知道,现代的“领袖训话”,都有“显示屏”在前面给“领袖”清清楚楚的打出来,照着念,怎么还会把“宽农”给“宽衣”了?这事儿该与大祖的“公众发言&rdqu[
阅读全文]
这是法籍华人导演戴思城先生2002年拍的电影,此刻在“油管”上可看,链接见结尾处。这是IMBD网的介绍:https://www.imdb.com/title/tt0291032/17年新的老电影了,不过本老汉孤陋寡闻,不久前咱城一位好友引用了该片的片段,才有了观看缘分,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其实简单。文革后半段,1971年至1974年,四川某城里的俩青年男孩,“小罗”与“小马”,被上山下乡[
阅读全文]

“文革小报”寻根又六十二篇。太祖一生中曾否“横渡长江”?简单的问题。但是……事涉能忽悠的太祖,就没那么简单了。上“小报”:取自1966年秋,上海交大的“反到底通讯”。其中说到“第三次”,“1956年6月4日……..第三次渡过了长江……在横渡长江前…..”。说太祖武汉了,长江了,游泳了,横渡了。怎[
阅读全文]
前注:只涉及不被咱国待见的“外国”,不包括普大帝的国之类…….最安全的,美国公民(不包括在“皇土”出生的各位)。++++++++++++++++以下安全指数逐级减弱…….欧加奥新(西兰)诸国公民(不包括在“皇土”出生的各位)。+++++++++++++++日本公民(不包括在“皇土”出生的各位)。++++++++++++++韩新(加坡)公民,(不包括在“皇土&[
阅读全文]

“文革小报”寻根又六十一篇。首先说明,此篇是高水平的“美学”评论,您要是对“美学”没啥基础就止步,别跟着本老汉向前走了,*_*。鉴于这是本老汉头一次涉足“美学”,给大家打个基础。“美学”最基本的起点是什么?说对了,比较。比如你说你“漂亮”,你只是在说比本老汉漂亮,但是,未必比这位漂亮。比较,“美学”[
阅读全文]

“文革小报”寻根又六十篇。时光如梭,转眼,文革发生的一个主因----刘少奇刘大人,他在文革中被关死将近五十年了。才有报道说,刘大人的孩子之一,刘允真(刘丁)刘先生因病去世,享年72岁。由刘先生的去世,想起文革中的一段公案,“刘少奇子女贴大字报揭发批判刘少奇”。侃一个。刘少奇刘大人婚姻史较复杂,一生结婚六次。到了文革开始时的1966年,[
阅读全文]

“文革小报”寻根又五十九篇。文革中的故事,能让今人听得目瞪口呆的不可胜数,就是以此“错愕门槛”超高的标准检验,这个当年北师大黄家林先生“永忠”文章周边的故事,也是“奥运金牌”水平的,侃一个。先上“小报”:取自1967年7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的“井冈山”。上文的作者标题有注明,是北师大历史系的“黄家林”等[
阅读全文]
几周前,偶然的机会,发现咱城中的一些帖子的点击数能瞬间暴增,这些帖子的被点击过程大约有个时间窗口,24小时左右。此类帖子全是咱城一个帖子“集散地”里的“过客”。这些“高点击帖”与城中普通“热门帖”有个巨大的差别,就是“点击数”虽暴增,可是“读者”与“帖子”间没什么“互动”。这个差别街坊邻居都[
阅读全文]

快中午了,老张有些饿。拖出“万代机”,准备叫饭。咦……..这个“万代机”,有故事。那是几十年前,还是当今领袖他爹老领袖“英明一尊”的年代,才时兴凡事儿都上“网”E着干,有个“干事平台”逐渐统领所有生活,“平台”的品名是“唯E”。开始,“唯E”就是个“虚拟广场”,大爷大妈阴天下雨没处去[
阅读全文]

咱国的一组街拍,平均“片龄”大约三到四周吧,当时还不知会有“改改改改不改不改”这个顺口溜,所以是“置入性”反证顺口溜,算“看一侃版”或是“侃一看版”,^_^。分作“改改”、“不改”与“改不改?”三种:“改改”,一:移动豪华厕所。移念混用厕所。为什么连混用的厕所都能被接受?太简单了,大祖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