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个大家庭里最小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有两个奶妈照顾。不过她的运气不大好。还扎着羊角辫的时候正赶上解放,一夜之间家贫如洗“连筷子也没有剩下一根”。高中快要毕业又赶上升学和家庭成分挂钩,生生碎了大学梦。后来得了她大姐的指点,远赴边陲参加建设兵团。据说这回时机还赶得不错,再晚些地主子女和兵团战士就无缘了。细数起来母亲总说自己时运[
阅读全文]
哈丽特Harriet
下面是我在论坛讨论时写下的一段话:
“要说(有人)不信老百姓(的力量)吧,好像又真的认为他们能把ZG骂倒了。
要说(有人)信老百姓(的力量)吧,又反反复复地强调,没那谁谁你们就全完了。
想来想去,只能说有人在暗自坚信骂的那部分人的力量更强大,让ZG承受着被骂倒的风险,严重损害到不骂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
阅读全文]
谎言的代价
人总是在“真相”堆儿里面翻腾,试图找出真相的各种可能性。可能的真相依然是假象。他们大概也知道这个道理。避重就轻只是因为惧怕真相的代价。
切尔诺贝利
“我原来一直担心真相的代价。而现在却想问,谎言的代价是什么?”这是五集电视剧《切尔诺贝利》的男主角杰出的前苏联核物理学家列加索夫在自杀前所发出的令人深深思索的疑[
阅读全文]
“贫与富”之“富”篇
那天想要查那段神对尼尔所作的自我介绍,我最欣赏的一段话,相当麻辣幽默。忘了在尼尔的哪本书里。就把《与神为友》找出来,顺便开始重读。读着读着忽然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开始写有关贫富的话题。该为经济危机作准备了。当我读完书中对金钱的看法再来写这篇文章,又有别样的收获。“神”的话总是及时的。
CrazyRichAsians[
阅读全文]
“贫与富”之“贫”篇
我的观后感是真正的感想,随时准备着挣脱电影的束缚扑棱棱地飞出去。用电影系着免得出了天边。情节走了,留下感受。感受走了,留下(相对的)真实。
Transit真是一部好电影,应该拿奥斯卡奖。记起奥斯卡多么商业化,就不遗憾了。商业化的一个用处是可以标示大众口味。当然奥斯卡评委肯定认为那是“引导”。精英们常会[
阅读全文]
食物
三周前的周末我们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想起来买的不过是一袋米一大桶油和一盒鸡蛋。米是印度米,难得COSTCO的大米有折扣,就买回来尝一尝。尝试失败。照说该买小桶的油,换成大桶比较有囤货的气势。我还想买一袋面粉预备着,25磅才五块多。提议被老公否决,因为量太大怕吃不完。好多时候舍不得的不是钱,是东西。
肉还是圣诞节那会儿囤的。COSTCO的折扣让人[
阅读全文]
Transit
看到结尾,我和老公面面相觑。老公喃喃道,“我只能说语言太。。。”我接过来,“。。。有限了。”“是。语言太有限了。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的感受。”
电影的名字叫Transit,中文翻译成“过境”,一部德国电影。背景应该是二战时的马赛。德军已经占领了巴黎,正在抵近马赛。人们纷纷聚集在这里,寄希望于能够拿到前往美国或者南[
阅读全文]
深思复深思
因为穿插写了些肺炎感慨,这篇拖得实在有点久。偷偷在背后说人坏话,定要说个痛快。说完又可以另开新篇了。
旧话重提。开头讲到好友在群里为国内的言论限制大发郁闷。这事的一个写点其实在于后来多少带点戏剧性的结尾。话说好友正讲得眉飞色舞情到动时,忽然有一群友跳将出来。这群友似乎是新晋的,显然融入不够充分,不过语气还没有失了起码的[
阅读全文]
再说民意
民意是一种能量,无所谓属性。所以在上文中我提到“不管历史以什么轨迹运行”。一灯兄问“民意和天意的不同”,当时我回答“在我看来人意和天意没有什么不同”。这里的“人意”指的是“个人的”而非“民众的”。当一个人越是向内心探究,他越会发现自己在向“天”靠近直到没有距离。而民意因为是合力,方向[
阅读全文]
民意的选择
不管历史以什么样的轨迹运行,我相信是民意而非某个人推动了这种运动。民意是冰山的底部托起浮在海面的尖角,人们便以为自己看到的那个部分才是冰山。这里的民意没有褒贬的倾向,单指众人普遍所持的想法或态度。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说,是大船推着小船而不是小船拖着大船前行。也许我的看法由此而来,又也许这种看法本来就潜伏在我心里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