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浪斋随笔

岁月如河,逝者如斯。留下的是难以忘怀的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时刻。时而怀旧,且将缥缈的思绪,捺入笔端。我手写我心,能与人分享,也是一桩乐事。
博文
(2012-01-15 16:47:46)
我的住室里挂着一张姥姥的照片。她穿着华丽的锦绣丝绸长袍,双手交握于胸前,慈爱的目光透过玻璃镜框注视着我,似乎有很多话要对我说。姥姥呵,您要对我说什么呢?姥姥已经不在了。她老人家是在八十八岁高龄上无疾而终的。听家里人说,去世那天,她好像听到了冥冥中的某种召唤,从医院吊完水回家后,把身上的钱都塞给最小的外孙女,自己洗了澡,换了干净衣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国自古以来,女子和男子的名字,就在字音和字义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首先是由于男女在社会上长期处于显著不同的地位而造成的;同时男女性别特点的差异也是形成二者取名用字不同的原因。取名用字的传统和习惯并不是从古至今,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女子姓名称谓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社会重男轻女思想的历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2-18 11:19:07)

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国家逐渐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民族和文化特征,使得人们对这个国家的民族个性产生一个概念化的印象。比如,法国人浪漫、不拘小节;英国人保守,有绅士风度;德国人严谨,遵守纪律;意大利人灵活,热情奔放;美国人开放,敢做敢为。日本人勤勉,善于模仿。这种概念化的印象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这个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2-18 11:06:56)

开车遇警记美国是“轮子上的国家”。在美国生活不能没有汽车。没有汽车你就好比瘸了一条腿,不能说你哪儿也去不了,你是想去哪儿也费劲。这么说吧,你要是单靠11号呢,你的活动范围和视野也就限于步行所能及的地方;要是有辆自行车,你的自由度可以扩大几英里;有了汽车呢,你就再不受什么限制了,“倚西风长啸,任我疏狂”,那感觉,爽!慢,有了汽车真就能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8 10:55:42)

上海闲话讲不来地方自大主义或可称为中国一绝,想必身为中国人者,对此都有切身体会。谁不说俺家乡好啊!地方自大主义又以南北几个中心大城市表现为最,比如,北京管北京以外的地方叫“地方”;广州管广州以外的地方叫“北方”;香港管香港以外的地方叫“内地”;上海最牛,管上海以外的所有地方叫“乡下”,所有不会讲上海话的外地来沪者在上海话里都叫“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0-02-18 10:48:26)

我从穷乡僻壤的乡下一步跨进首善之地的京城,好比鱼跃龙门入沧海,惊喜固然惊喜,更多的是懵里懵懂找不着北的惶然。梁庄的榆树和洋槐远去了,代之以未名湖畔的依依垂柳,草顶土坯墙的乡间土居不见了,满目是飞檐琉璃瓦的华屋美厦。我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未名湖畔,恍惚间不知此身何处。直到脚上的带襻黑布鞋,踢着了汉白玉石桥的台阶,方才确认这一切不是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8 10:25:17)

毛荠 梁庄村子小,人口少,和我年龄不争上下的年轻姑娘没几个。村里人管十几、二十来岁的未嫁姑娘叫小姊妹。队长喊上工的时候,常常是“劳动力上东湖拉耩子,妇女上沟沿耪蜀黍,小姊妹上西湖掰棉杈,”或是“妇女跟小姊妹上路北翻红芋秧。”小姊妹是要和妇女分开另提的。小姊妹里头,毛荠跟我最要好。 毛荠比我大两岁,十九了,家里就她跟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0-02-18 10:18:29)
决不退缩朱迪·欣德林著枕浪斋主译(节选)除了传统的因素,在大多数情况下,女人对男人的顺从只缘于一个原因,那就是害怕。自尊是克服害怕的能力,自尊使你能够把头抬得高高,说:“我不怕。”“我不怕孤独。”“我不怕犯错误。”“我不怕人家不喜欢我。”“我不怕人家不接受我。”“我不怕失婚。”“我不怕变老。”“我不怕做我自己。”我有个很铁的女友嫁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2-18 10:10:37)

狗肉汤我和“招风耳”坐在士兵操场边上练习中文说话。昨天刚下过一场透雨,操场上的青草丰茂地挺立着。天空瓦蓝瓦蓝的,阳光暖暖地照着,不象冬天,倒象阳春三月。往山下望去,海面像一匹蓝绸子,在蓝天的映衬下舒展着,微风过处,蓝绸子荡起一波波细细的涟漪。“招风耳”在阳光下眯细了眼睛,望着碧绿如茵的草地,不知怎的忽然想起来问:“听说很多中国人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