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确认Stopby同学的方子是正确的,将食用苏打经过230摄氏度50分钟烘烤后可以得到纯度高的碱。
第二我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用食用苏打,这样就避免了有的同学对小苏打、苏打粉的混淆理解。
左边是苏打粉(家用),右边是食用苏打(小苏打),进过同样烘烤方法后得到的粉末。
左边颗粒粗糙、手摸起来有涩感,闻起来稍微刺鼻;右边颗粒更细小,摸起来也比较细腻[
阅读全文]

清朝有两大吃货,一位是乾隆皇帝,一位就是慈禧。
有关慈禧爱吃的小故事很多,栗子面窝头、门钉肉饼、三不沾里都有老佛爷的段子。
不过慈禧偏爱点心,除了御膳房以外还有一间专门给她做好吃的的西膳房。据说西膳房有五个部门,其中两个部门专门为她做点心。
昨天信笔由墨同学提到了满族人吃的点心,我想起来去年在闭关期间做的这份奶饽饽。
满人一天吃[
阅读全文]

北京有家老字号湘菜馆叫做马凯餐厅,坐落在鼓楼边上。按理说是正宗的湘菜馆怎么起了一个西餐厅的名字,这还得回到马凯餐厅创建的初始,它的前身是马凯冷饮店,投资开这家店的是一家叫马凯的洋行,所以就这么叫起来了。当然这只是蓝婆婆听到的其中一个说法。
马凯餐厅开业的时候是梅兰芳先生来剪的彩,很多艺术家其实也是美食家。
马凯餐厅的名厨掌勺吸引了[
阅读全文]

也不能总是我一个人加宵夜吧,有福同享
参考朱厘米视频[
阅读全文]

配方:栗子馅100克干栗子和200克栗子馅水油皮120克中筋面粉30克糖粉45克猪油55克水油酥120克低筋面粉60克猪油190摄氏度烤30分钟左右油皮[
阅读全文]

昨晚临睡前读了汪曾祺的“公共汽车”一篇,文章中他把售票员描述得栩栩如生。
的确,那就是我童年时代的公共汽车的模样。
但是现在再回去已经看不到那些或精力旺盛或神色萎弱的售票员了。
就跟吉野家牛肉饭一样,招牌还是在的,但是里面那个牛肉饭的味道已经变得陌生了。
可以说我对日式料理的启蒙应该是从吉野家牛肉饭开始的,第一次觉得原来牛[
阅读全文]

昨天收到N年未见的同学的一通电话。知道她事业家庭双得意,虽有关注但是并不深交。
电话中她说还是你的状态最好,住在乡下无忧无虑。我回答说别人的生活都是看到的,自己的日子是过出来的。你怎么不知道我现在为做饭的原材料发愁呢?顺便问了问她的近况,她说:“我也很烦!”接了一句口问:“你烦什么呢?”答曰:“政治复杂,国际形势太严峻[
阅读全文]

这道菜其实不是把荔枝和腰花炒在一起,因为在刀工领域,“荔枝”代表的是一种刀法。
荔枝纹据说从宋朝开始就已经有了,仔细想想也不足为奇。毕竟能做出梅花汤饼的年代自然也会做出荔枝腰子。
这是一道功夫菜,因为处理腰子和切出细腻的荔枝纹都需要时间。
有关处理腰骚的方法,蓝婆婆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就是三泡两揉,一焯一炸法。
汪大厨说[
阅读全文]

南方人吃早点离不开米,米粉、米线、肠粉还有饵块。这些主食的原材料都离不开米浆,或成带状或成线装或成块状。配上蔬菜、各种肉类制品再加上当地的特色调料,或煮或蒸或炒。
早上起来来上一盘或者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让人的心情立刻变好。
汪曾祺在《昆明的吃食》中提到云南饵块,是将米粉揉成小枕头状的一坨,然后蒸熟。其实地道的饵块的做法更为复杂,[
阅读全文]

孔府菜有一道家常菜名字叫做醉豆腐,做法十分简单。
将豆腐切成小片,将其炸熟,然后用酱油、料酒、白糖、清汤、香油兑成“醉汁”,豆腐炸好后装盘,泼上醉汁即可。
此道菜可佐酒也可下粥。
鲁地是在北方,所以做这道菜要用北豆腐。
咬一口看看,豆腐外焦里嫩,Q弹感十足。
如果不用“醉汁”,炸完之后直接沾辣汁,那就是一道创意菜[
阅读全文]